分类: 散文 |
大槐树的魂魄儿
尹燕忠
济南市玫瑰之乡的北安故国城有三棵古槐,它们身上写满了沧桑的历史画卷,虽然纸页泛黄,而文字却鲜活灵动,在娓娓叙说着那动人的历史故事。
有一棵就在张天井水库西岸,两棵在段天水库的东面,在潋滟的湖光山色之中。三槐以其古朴苍劲的神韵令人拍案叫绝。
张天井村北端的那一棵古槐生在历史古道之旁,就在张天井村南北街的北端,路东有老古碾,有石磨,有石槽子。树冠紧紧靠拢呈伞形,有三十六个枝柯四下伸张。树粗有三搂余,树干的横截面积的周长有四米左右,树干高一丈二尺,笋直的树干近乎园柱形,枝叶繁茂,密密匝匝的树叶簇拥着紧紧靠拢的旁枝,形成了遮荫的大绿伞。树主干的北侧旁逸出粗一米、长七米的一个大斜枝,朝北伸展,浓密的绿叶将斜枝装扮成一幅长长的绿绸缎。主干的下边,由于风雨的侵蚀,形成了一个长六十厘米宽十厘米的大黑洞。黑洞之旁,树皮脱落斑斑,奇异的是槐树东根部又生出一株棟子树,当地人称为怀抱恋子(槐抱棟子)。据志书讲,这棵槐树有千年历史了,村里人引有此树而自豪哩。
段天井的两棵古槐与古时平阴八大景之一的天井飞泉齐名,生长在村的中心,古道的南北两侧。最大的一棵在公路南侧二百米处的农家的四合院内,现在由段宗海照管,主人在外升为干部,长年不归,院子虽破落,但从旧迹的气势看,当年过得非常气派。院里树干粗浑,合抱有三搂多,树干横截面的周长约五米,树高一丈八尺,以挺拔秀颀的雄姿直插天空。最长的一枝向东伸展,前些年竞将东邻家的四合院遮得阴翳(yi)蔽日,后来被龙卷风折断,垂落下合抱粗的大树枝,至今仍横亘在院内使人无插足之地的另一枝朝西南方向伸展,把南邻家的四间西屋遮成绿荫一片,其余的侧枝丫枝不可胜数。槐树叶墨黑中透出绿色,密密匝匝的簇拥着华盖般的树冠,使四台院显得有些阴暗。树皮皱裂,凸凹不平,凸露的皮枯黑而剥若斑斑,凹陷的树皮白里泛青,显示着生命的年轮。最低平处的树皮微露青绿色,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几年前和搞史志的几名同行前往拜谒,看到主干几近枯死,而新枝却从枯干中顽强的抽出,显示出其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老树似在说,甭看我老朽了,但我却活着呢,而且繁衍了新的生命力乁,可我熬死了多少人又几代人呢。
最古老苍劲的那棵古槐生长在公路的北边缘上的小桥流水人家,公路南是流入水库的小河,小河上有五座桥,桥下流水潺潺。这棵树历史上曾相当的丰茂,只是在风雨的侵蚀下,如今树心已空,只剩下西边的半边度倘未枯死。其余部分当然无存。树的底部裸露,树底部的横截面积的周长约四米八左右。从树底部密密层层的年轮可以判断——该树的历史悠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西半边皱裂、苍黑而剥若斑斑的厚树皮上又奇迹般地长出两大树枝,呈60º角,横垮在段氏两家的南墙上,遮住了公路的北侧,鹅黄色的嫩叶从青绿的树枝上绽生,显示出其生机勃勃、不可压抑的顽强生命力。
出得古槐东门,便去路西看那古石墙老土坯房,有的修的还挺讲究,但院里却无人居住了,打开锈锁,推开破木大门,依稀看到了历史年代的老字体。
在屋内看到土炕土锅头,还有土瓮大瓮,瓦罐大海碗,锅碗瓢勺俱在,老人却逝去了,给人一种惆怅感,好在事物总在发展,他们的后代却已居住城市,或已参加了各种工作岗位。
段天的两棵古槐与天井飞泉相得益彰,密切相联。清澈甘洌的灵性之水滋润了古槐,使她独具神韵。飞泉也因古槐而声播益远。古槐下曾是聊城通泰安城的历史古道,为使车马在雨中免陷于泥泞之中,古道多用大青石板铺垫。古往今来,有多少商贾、游子、墨客、骚人相会于此!曾有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商贾们休憩于古槐下果腹、谈天说地,文人墨客们在树下品茶、听泉、挥毫泼墨抒雅兴,留下许多咏泉歌槐的诗词文赋及丹青画卷。古槐、飞泉曾使段天有过历史的辉煌,在古道上曾设集立市,最繁华的芙蓉街就在古槐下,清朝道光年间,泰安府为禁鸦片曾在段天设立戒烟会所,戒烟会所的石碑匾至今还保存在肖家的院内。
当你远离繁华的城市,漫步在历史古道上,在群山秀峰中的弯弯山路上偶然发现这三棵古朴、苍劲而富有神韵的古槐,你会惊叹得大叫一声好。古槐的古老苍劲仿佛诉说着安城的潮起潮落、历史的变迁。它承载着安城乡的历史文脉。有一位考古家考证;段天的两棵古槐至少栽于明代,张天的古槐也有千年。古槐能够保存到今天,家族的保护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古槐也的确繁衍了栽它养它的段氏、张氏家族,使之成为村中的名门望族,村西天井飞泉,泉水喷涌,势如趵突,村人誉之为“天赐之井”。村中的望族加上天井二字便形成了段家天井、张家天井的村名。段氏家族曾有“饿死不得卖古槐”的家训,足见段氏家族视古槐如命脉。他们像拜祖先一样那样礼膜顶拜古槐,从不允许他人在古槐上动斧。58年时,几乎所有的树木被砍光了,独有古槐得以幸存。
槐树是历史的象征,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路北的槐树上曾挂有一个老古钟,日本鬼子来了,反动派来了,钟声敲响,全村齐响应,抄起家伙就上阵,击溃了敌人,演义了一场场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解放后上地劳动,抢险救灾或者开会,又都是钟声唤起了村民。可以说,大槐树上系着全村人的精气神。
多少年多少代,天井飞泉、村南晶莹的水库清沏的水滋润着老古树,多少水鸟儿低飞徘徊,送来动人的吟诵。芦苇丛丛,摇曵腰枝,搔首弄姿,白头飘絮,怎么熬也抵不过大槐树的运命呢,不过各有其乐吧,又各有其作为呢,可说也是哩,世间一事一物绝成不了大风景,都是相互依托,相依为命对吧。
2021、2、23日下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