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澄清丨短篇小说:借锥

(2020-12-28 08:03:24)
分类: 乡土百科

文学角|郭澄清纪念专辑

短篇小说:借锥 郭澄清

东岳客

半年来,兰英家就像有一种什么力量吸引住春子。春子一出门,两只大脚三步两步就迈到兰英家去。 论岁数,兰英和春子同岁,看气派,兰英心眼巧,肯动脑筋,比春子老练成熟得多。兰英是村里副支书,有主见,有远见;春子是生产队副队长,身强体壮,力大过人,一手好庄稼活。老支书王郎在家时,他俩一文一武就是两个得力的助手。如今,支书和队长都到县里去参加四级干部会议了,整个生产队的领导工作,当然就落在了兰英的肩上。春子,无疑是兰英的一个重要助手。

这几天,他们生产队和李庄生产队的水利建设红旗竞赛,已经进入第二周的决战阶段了。第一周的战局,是处于一种“拉锯”的形势,相持不下,胜负难分。在这种劲头上,两队当然都是劲上加劲。兰英带领挖渠队,鏖战在工地上。春子带领着机井队也猛干起来。他脱了光脊梁,一气顶了三班。正是这个节骨眼,李庄生产队突然派人送来一封信,信上说:“县里有几位下放干部,最近要到我们生产队里来劳动锻炼。支部为加快水利建设的速度,决定再增加一个机井工地。可是,我们的井锥不够用,特向你们求援,请借给我们一个井锥……”春子没看完信,就向那送信的人一摆手说: “不行呵!我们的井锥只富余一个,还留着‘听风’呢!” 这时,兰英也正在旁边,便问道: “怎么,他们是来借井锥吗?” “是呵,你瞧他们多不看事!”春子说。

兰英一听,稍微想了一下,便走进那送信的同志,笑了笑说:“同志,我们的副队长在和你开玩笑,你回去吧,告诉你们支部;你们哪时用就哪时来拿,或者捎信来,信到我们就送去。”那人说了声“谢谢”,兴冲冲地走了。 送信人走后,春子慌忙地问兰英:“怎么,真的借给他们?” “这能说着玩?” “咱不竞赛啦?” “怎么不赛呀?今后更得赛上点劲啦!” “把井锥借给他们还赛什么!” “我们把闲着的井锥借出去,怎么会影响竞赛呢?”兰英反问一句。 “他们增人又増锥,红旗还有咱们的?”春子脖子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我们不能凭锥多夺红旗!” “仗凭什么?” “仗凭干劲!” 这时,春子已觉得自己理短。又转了话题说: “我们就只有这一个‘听风’锥,要把它借出去,万一我们的井锥坏一个,还有谁肯借给我们?” “如果真碰上那一节,我们再想办法。眼下,我们放着锥不借,让他们闲着人窝工,这对公社的整个水利建设是更不利的!” “甭管我怎么说,反正红旗是夺不下来啦!” “如果我们鼓足干劲,多动脑筋,他们虽然人多锥多,红旗我们也不见得就夺不下来。就是夺不来,我们鼓足了干劲,我们发挥了钻劲,同时我们还帮助了别人,我们也是光荣的。莫非说,我们搞竞赛是为了夺红旗?” …… 兰英和春子争吵了一阵,结果,春子被兰英说服了。但是,看春子并没有解决思想问题。晚上,兰英又召开了支委扩大会议,吸收春子参加,对他的思想进行了批评。春子这小伙子,是个跌倒爬起来、拾得起放得下的爽快人。他在大伙的帮助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当众向人们表示态度说: “我原来是‘鼠目寸光’,往后走着瞧!” 散会后,春子将二百多斤重的大井锥,弯腰拾在肩上,踏着明亮的月光,一直向李庄奔去。 兰英望着春子那魁伟的身影,心中在想:“这小伙子,今天向前跃进了一步!”

发表于《河北日报》

1959年11月 来源:郭澄清文学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