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1985年12月19日上午,梁兴晨、任远老师由平阴县文化馆创作室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雷庆龙先生的邀请,在县委礼堂作文学创作报告,先由梁兴晨老师讲课,梁兴晨老师是泰安市粥店人,他二十多岁时,即50年代写的短篇小说,被《山东文学》编辑吕曰生先生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短篇小说《合家》,采用发表在《人民文学》及一年一度的国家出版社《短篇小说》中,后被选在《山东建国三十周年短篇小说选》上,而后又发表了很多中短篇小说名作,后来担任《山东文学》小说组组长,继之又担任山东民间文学三集成负责人。
梁兴晨老师来平阴时有54岁左右,头发花白,高挑个子,和蔼可亲,一副白净和善的面孔,梁兴晨老师说:我搞小说算是20岁半路起家,小说发展很快,现在的小说创作,有的青年一两年就突破了,短篇中篇从内容到形式大大发展了。 50年代生活节奏慢,文学艺术节奏慢,手法简单,把握人物也比较简单。在反映生活深度方面艺术变化少。 三中全会后,刘心武的“伤痕文学”,其后“反思文学”。现在适应新的节奏,有很多中青年,作家写风情的,作品容量大,时空感更开阔,和中国的传统文学相吻合,吸取国外“梦幻”小说的特点,揉进“民俗”、“风情”。所以在选材、构思、塑造人物方面就和以往不同了。如果只停留在五十年代,就把握不住时代的脉搏。 写人物,现在的矛盾、生活节奏快而复杂,人物性格多样化,譬如一个人物,在此事值得效法,再彼事就不行,不能贴标签式的。陆文夫写的小说人物都多样化,如他写的中篇小说《美食家》,从多角度写人物,刻画人物,带着强烈的时代感,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小说如果仅停留在以往水平,仅限于一般好人好事,自己虽自称为小说,那相差太远了 从来稿看,一个是仅编故事,编的圆,人物形象立不起来,这种个东西热闹就是年下,这是比较低劣的东西。
文学性太差,但有趣闻性。而是比较有分量,主题明确,有形象、感受,但是有说教之嫌,在艺术上稍差,没有突破六十年代的水平。三是艺术性较高,注重于以情感人,写人物内在的东西,把好多的对话,人物内心的东西溶化在意识里,虽然用小说叙述语言,但情节在发展,可以跳跃,也可以串插,写人物命运,这类小说震撼人心,这类作品很难找。象欧美马尔克斯的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中国的一些作家在借鉴这类魔幻现实主义的的创作手法,如王蒙先生意识流的小说《春之声》、《夜的梦》、《海的眼》,中篇小说《蝴蝶》、《布礼》等,在打破过去沉寂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吸收。有的加进一些风情的东西,加强了历史感,象阿城的《棋王》,李国文的《月食》。要有独特的生活感受。艺术上没突破,生活感受上没新意,创作的门就很难敲开大门。要开掘新的题材。梁兴晨先生最后谈到学习问题时说:有很多人热爱创作,但不注意研究别人的东西,读的东西甚少,天地狭小。要很好地读一点中外文学名著,写《人到中年》的女作家谌容拿五分之四时间读书,搞创作的要读点理论,理论上有障碍,就不好突破,有的青年生活阅历少,但艺术调动很好,就能成功。要打好基础。 生活,扎根在生活的沃土之中,要扎实地反映生活。生活真实是艺术的根,你不但在生活中体验,而且要有感受。有的写得事情少,但动人,重点是理解生活比较深。要反复研究生活、纵横的社会历史。
寻求新的角度、新的人物形象。何立伟的《白色鸟》,在大量的伤痕文学发表后,何立伟还是写伤痕,但写的含蓄、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在优美的景色中掺和着不和谐音,给人以震撼和反思。 他讲课后,晚上我们几位文学青年到了县委招待所,他和我们见了面,又时隔十年许,我们在济南学习间隙中,又去梁兴晨老师省文联家属院去探望,他和蔼可亲,住的北瓦房,房内尽是书,东北角橱顶上矗立两匹金铜色奔马。
那一次,梁老师关注了农民诗人席传博的入会的事,他对席老师说:传博啊,五十多岁了,写了半辈子诗,该入省作协了! 老席憨厚质朴一笑。不久他填了表,不费大力,不花一分钱就加入了山东省作协。
这是梁兴晨老师操的心!
2020.7.11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