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点技巧/文/王小宁

(2020-01-28 21:05:42)
分类: 文坛诗话

要想写好小小说,其实还是有些方法可循的,一,用情。二,技巧。不能老用情啊,情多了就滥了。再说,哪有那么多感动人的事呢?所以,耍花招吧,要不没人看了。

以近期金雀坊网刊刊登的几篇为例:

田光明的《给父母送书》,看似生活的真实,其实它还是有设计的。

首先,它采用了最亲切的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全文一条线,紧紧围绕送书出书,细细道来。父亲如何给“我”的新书包书皮,教我认字;如何为了让“我”好写字,用辛苦挖药材卖来的几元钱,分出一份来去灌点煤油,好让煤油灯能亮点儿;为了买“新华字典”,父子俩在崎岖的山路上,咬紧牙关;卖完木料的钱,父亲给我买了烧饼,自己却啃着冷馍,买碗白开水,也要让“我”先喝……这些叙述,让人感动。

其次,作者又用了面对面的对话形式,先是坐在父母面前,向父母汇报;接着,又跪在父母面前,给父母读,因为,“爸,妈,你们眼睛不好,儿子读给你们听”;“望着父母肃穆的墓碑,看着荒草凄凄的坟茔……”原来,父母已经去世,读者恍然大悟。“我把我的书,端端正正放在父母墓碑的中央。跪下,叩了三个头,‘爸!妈!我要走了,你们多保重!想我了,就托个梦吧’”至此,读者的感情崩溃,眼眶湿润。

作者用“情”征服读者的目的宣告成功!

梁有劳的《娘心》,通过对二妮儿出嫁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展示了一个母亲的伟大母爱。天下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子女呢?母亲之所以不同意二妮的婚事,是因为自己有亲身的经历,是希望二妮儿有个美好的未来,不像自己一样一辈子过穷日子。在二妮出嫁之后,她又变着法儿的补贴二妮儿,在三妮儿上学“带的饭盒里,不是多出一颗煮鸡蛋,就是多出一张烙油饼或十几个饺子”,当看到三妮又剩回来的时候,就生气。当看到不剩的时候,娘就高兴,“有时还哼上两句”。不仅如此,还“爬在长根家墙头上朝院子里张望”,可怜天下父母心,牵挂思念之情可见一斑。娘病重时,执意要让大妮三妮用轮椅推着,去镇上转一圈看看。“看着长根家新起的二层小搂和外墙贴的白白的很是晃眼的磁砖”,临终之时,娘把二妮和长根的手拉在了一起,一颗操碎了的心终于放下了。

作者用了煽情,写了娘的眼泪,娘的白发,“二妮一嫁,娘的心里就像醋泡霜打过,酸叽叽蔫巴巴的”,脸上也多了皱纹,通过这些内在和外在的行为变化,共同构成了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共情,是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

美兰的《黑洞》,讲了一个关于手机的故事。手机对人类的影响是个热点问题,作者抓住这个热点问题说事,说出了它对人的负面影响,以及造成的危害。关于手机,我们在这里不作谈论,单说这篇的题目《黑洞》。

黑洞,本来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它的吸引力很大,什么东西都能吸进去,就连光也不能逃脱掉,可见它的厉害。

这篇从内容上看,好懂不复杂,怎么办呢?要想让读者看好,这时候就得来点花招了,作者采用了和手机有相同性能的“黑洞”来弥补。“黑洞”一词一出现,首先,形象又具体,读者很快就会明白,哦,手机原来就是这样的!原来这么厉害呀!这时候,由于“黑洞”一词所携带的科技信息,使得文本的内容增加,内涵加深,小说味儿自然也出来了。

而且,“黑洞”一词,抓人眼球,吸引人的注意力,引来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想要的效果就达到了。

苏华的《下鱼》,严格说来,它是篇散文的架子,文本写了作者童年时经历过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叙述过程中,她用了描写:“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只觉得眼前越来越黑,身边仿佛有人在用力挤压着空气,一股尖啸随即刺痛着耳膜,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把我和哥哥一下拍到了田里……”用了夸张:“看看,把神仙都惊动了,搭桥来接你们了”。还有,设计了晚饭前,“父亲习惯地打开‘话匣子’听新闻”,当靳爷爷端着一个大把儿缸子,送鱼来的时候,“身后‘话匣子’里传出播音员甜美的声音:‘今天傍晚,北京市部分地区下了大暴雨,瞬间还有龙卷风出现……’”这就照应了前面的叙述,原来是北京地区下了大暴雨,瞬间还有龙卷风的出现,才造成了他们那样的不平常经历。这些又是小说的写法。

题目《下鱼》,别出心裁,更是让文本亮了。你说,天上只有下雨,哪有下鱼的呢?可她就是这样写了,这就叫浪漫!叫胆识!据现在的媒体报道,有些地方雷雨中真有天上掉鱼的现象,那只不过是自然现象,是龙卷风的杰作。作者在这里大胆启用“下鱼”做题目,而且是在“如今的北京是个冬天找不到残雪;夏天憋死知了猴的干松地儿……”使得原本平淡的事件,即刻增加了好看有趣的可读性。这也是耍花招的效果。

写作不能太实,思想要放开,让文字飞。

2020.1.28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