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碎纸片/文/赵淑萍

(2020-01-18 19:46:42)
分类: 民间故事

一阵轰鸣声,他抬起了头。一只大鸟在天空中盘旋,翅膀上有一个蓝白相间的圆形,真好看!突然,这只大鸟下起蛋来。他和小伙伴忙奔过去。那些蛋落到地面上,原来是许多纸片。纸片上密密麻麻都是字,其中,“日”“ 一”“ 大”他是认识的。他拿着纸片给父亲看。父亲喜上眉梢。“东洋鬼子赶出去了!”他像捧着一个宝贝,手因兴奋而颤抖。四岁的他觉得奇怪,家里有那么多雪白雪白的大纸张,父亲怎么就把这张纸片当成了宝贝? 那是1945年,抗战胜利,飞机散发传单,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父亲当时是全城最大的文具印刷店的老板。 一声斥骂“你养的好儿子,居然偷店里的东西!”把他从遐想中惊醒。刚刚,十一岁的他,因为速算比赛得了全班第一,放学后兴冲冲回家,穿过店堂,看到地下有几张碎纸片,想着可以打草稿,就捡了起来,塞进书包,直奔后院。吃了饭正准备到隔壁的书店去看书,突然外间传来了职工小组长又粗又重的声音。父亲的声音低低的,好像是在辩白。突然,那个职工小组长冲将进来,一把抡起他的书包,向下一倒,哐啷一声,课本、铅笔盒、白花花的碎纸片甩了一地。父亲连声说:“我有错,我有错,我一定回去好好教训儿子。” 晚上,父子俩相对无言。良久,父亲说:“儿子,我们店里的一切都是国家的,一张小纸片也不能拿。”他发誓,再也不干任何蠢事,让父亲受辱。从此他做数学题常常心算,不打草稿,这反而提高了他的心算能力,每次数学考试 做得又快又好。 那是1953年,“三反”后的“五反”运动。父亲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帮助过游击队,救济过穷人,平时善待职工,把所有的家产都交由国家掌管。他不明白,那个职工小组长为什么会那么凶巴巴的。 蚊子的嗡嗡声不绝于耳,伸手一抓就可以抓一大把。破庙里又闷又热。他和妻怎么也睡不着。妻起身,点上蜡烛,拿出几张皱巴巴的碎纸片,想让他教自己认几个字。不知哪来的火气,他把这叠纸片往地上狠狠一甩。妻顿时蒙了。“学了有什么用,我认了那么多字还不是到这鬼地方来了?”他吼道。因为父亲的身份,十多年来他如履薄冰,步步小心。本来,按他的成绩,完全可以去北大,但最后委委屈屈进了当地的一所师范大学,后来成了一名在编教师。现在他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了。妻是个农村姑娘,淳朴善良,人也长得周正,只是目不识丁。媒人给他介绍时,他居然一口答应,也不征求父母的意 见——成年后的他对父亲心怀怨怼,如果父亲没有那么多财产,自己也不会落到如此境地。 那是1968年,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他和妻整日劳作,种地,砍柴,捕鱼捞虾,什么都干。晚上,就蜷缩在一座废弃的破庙中。 鸟鸣啁啾,阳光灿烂,燕子在田野上空穿梭,油菜花开得耀眼。看四下无人,他把那几张浸了水又晾干的纸撕了,撕得粉碎粉碎,然后用力掷向天空,碎纸片在空中飘散。他望着蓝天白云,如释重负。 前一天晚上,他心血来潮,居然写下了长达数页的离婚协议书,罗列了一大堆理由,打算和妻好聚好散。运动结束,政策落实,他回到知识分子队伍,进了城,还当了重点中学的校长。身份改变,他意气风发,见识广了,眼界宽了,突然觉得妻子是那样土,横竖看不顺眼。早上,他忙着去上课,竟把离婚 协议书落在换洗的上衣口袋里。上完一节课,他想起来了,一惊,赶忙跑回家。一进门,发现妻正把被水打湿的纸小心翼翼地一张张揭开,摊在桌子上, 晾干。妻以为这是他上课的教案。一见他,像做了错事一样,连声自责。他茫然不知所措,眼眶渐渐地润湿了。他想起妻的种种好,想起父亲临终时那句话 “你要好好地对待小芹”(小芹是妻的名字)。 那是1982年,四十不惑,他庆幸不惑之年的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现在,登机广播响了,他目送孙子的背影远去。他想起孙子小时候,他准备一沓又一沓的碎纸片,教孙子认字或做奥数题。那时,老伴也痴痴地在旁边看、听,有时候嘴唇微微动着,他知道她在识记。时光多快啊,现在孙子已经成了一个英俊青年了。儿子是博士,孙子又公派留学,有人说,他家祖宗坟头冒青烟呢。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年去给父母上坟时,他都会写一封长长的信,写下这一年发生的一切,写下他的忏悔他的思念,然后,在坟前烧了,在一片片黑蝴蝶似的灰烬中,他似乎看见了那些雪白的碎纸片…… 2020.1.18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