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仕郎翰林院编修官东原李之绍撰 进义校尉、平阴尹致仕张君来谓之绍“玉”家世榆山,著胜经涉,板荡窀穸,幸免芜灭,而昭穆漫不可考,且无穴以藏。岁丁卯,既卜吉成改葬之礼,载顾旌纪寂廖,敢属笔於予。按张氏平阴县安乐乡靳珍里人也。高曾而上失其名字出处之详。祖原伯父进,父山,叔曰荣,曰贵,皆潜晦弗耀雅蓍善人之称。先茔居靳珍邓山之阴,今迁其阳,相距里余。奉祖父为第一兆,余皆序列。君幼孤母马氏,鞠养诲育,节行弥笃。君早自树立从事,县廷为纪纲,掾廉直干,局精妙书,数官长倚办出出流辈远甚,读书通语、孟、书、易,且能措诸事业。初翰林丞旨徐公提举铁冶,闻风礼聘,感遇知赏。慨然就道署莱芜,通利监管,勾悉心聿,力亲执劳,勚未几百废俱兴。岁额增羡,赖其力居多。湖广省参政赵公廉坊,储公转运济南,降充益昌库监纳,出入浩繁,虽取诸暮夜无一线尺帛之误。迨赵公由户书监治河间西卤鹾政以荐,敕授丰国场管勾,御下以仁处已,以洁均给工本,尽革侵扰之弊。岁课不劳,而办官民胥悦,秩滿香斗,攀送刻石颂德,非得其诚心能之乎。后迁沿海,困国口思有石遮道,有香如丰,国之旧,会通之辟。礼部张公,漕运马公,檄修临清碧赵、李海、周家店、荆门等闸,智方兼尽,坚致悠久,非他官所及。大德四年,监益都税蟠然来归,适朝廷行引年之制,遂优游里社,莅官之勤,移於生理,构堂茔墅皆有成趣,孙生满前日以相娱乐,出入里巷人望之莫不加敬。听其议论洒然心服,康宁寿考之福,盖未可漄巳。呜乎!贤哉!窃论之夫连云之材,不生于瘠土,照乘之宝,匪产於支流。张氏上世行业虽湮逸于传,而君卓荦英奇真,适用之器非积累闳博,能钟美其若。然邪措局铨遭内外选之制,不得大展抱负,响使居宰牧之地,人之破泽可胜胜既哉。然以悬车之年卒,遂衣锦造物者荣归,秩老之意深矣。后之人凭籍绪余扩充,后导流泽之厚谅来云己。异时门庭赫然,所以贲饰松楸者,又将不一而书也。故铭片石,庸为张本云。其辞曰: 张居平阴世莫纪,丘后佳城免倾圮。 村曰靳珍安乐里,邓山之原萃风水。 故阡山北今南趾,神游往来实密迩。 孝孙玉名字君美,通敏介廉鲜俦比。 自古理财多怨诋,君独三碑如鼎峙。 仕途共嗟纡俊轨,用违所长侵暮齿。 天光一朝荣戾世,朱绂煌煌照桑梓。 潜德黩符相表里,报施苍苍殊未已。 龟跌不秽终当起,深刻贞珉纪终始。 从仕郎泉州路永卷县尹兼农事门人韩居敬额 前山东运司滨盐司丰民场收支官、孙男张履谦书丹 进义校尉平阴尹致仕张玉立石 将仕佐郎、前福安县主簿、外孙刘助 大元大德十一年九月日刊立 1、此碑今存安城镇近镇(原为靳珍)村西南寺山前。此碑高2.90米,宽0.85米。 2、李之绍(1253一1326)字伯宗,号果斋,玫瑰镇人。少受业于名儒李谦,成宗初年,以朝廷征召儒士纂修《世宗实录》。得荐授将仕郎,辟任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历迁应奉翰林文字,大常博士、翰林侍制,国子司业祭酒、太常礼仪院院使、翰林直学士、晋阶朝列大夫。以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致仕。著有《果斋文集》。 2020.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