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报告文学 |
安城红心地瓜被山东省有关部门评定为“农特优质产品”而远销全国各地。而平阴县安城镇冷饭店村党支部、村委会带动、引领、帮扶作用,以“换脑筋、拔穷根、奔富路”为原则,在结构调整中发展起了鲜食地瓜产业,并成立了“山香鲜食地瓜专业合作社”, 为全村农户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坚持走规模化、科技化道路,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1、保姆式服务聚民心 冷饭店村民风淳朴,群众主要靠种地过日子。作为土生土长的农家娃,村党支部书记尹忠祚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群众引领到少生快富奔小康的路子上来。考虑到该村土壤、气候适宜地瓜生产,村民历来有种植鲜食地瓜的传统,于是计生协因势利导,精心组织村里的部分党员、干部、计生协会骨干会员和科技致富能人,外出参观学习高效农业种植管理经验,帮助大伙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之后,采取动员村干部带头实验新品种、实验成功再向村民推广的方式,成立了“山香鲜食地瓜专业合作社”, 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建立健全了"六统一"的办社模式,即统一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统一购进化肥种子农药,统一进行培训指导,统一种植管理标准,统一施药防治病虫害,统一提供生产、技术、销售等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让小地瓜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小金瓜”。 尹忠祚把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对村里的计生困难户、特困户和外出务工农户的帮扶工作结合起来,义务帮助这部分农户解决在耕种、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每年栽种季节,合作社给外出务工家庭留足种苗,每逢施肥、整地、栽种、防治病虫害、收获等节骨眼上,合作社都会组织由党员、干部、计生协会骨干会员和合作社骨干社员组成的义务帮工队,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农户,不收取任何劳务报酬。既帮扶了困难户,又保证了地瓜产量、品质,提高了合作社的收益。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乡邻感情。计生协会发挥优势带领村民致富得到全体村民的交口称赞,被群众誉为“致富协会”。 2、科技化管理兴产业 “ 产业兴农,科技先行”,为了切实把地瓜产业做大做强,合作社千方百计与省农科院攀上亲,每年,农科院引进研制的地瓜新品种都会拿到冷饭店村实验基地进行实验种植,合作社还定期把专家教授接到村里,举办科技讲座。由于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贴近群众实际,每次培训,大伙都像赶年集一样兴奋,挤得村委大院水泄不通。这些切实关系农民“钱袋子”的农业实用科技知识,让很多村民听得入心、入脑。营造了全村学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 为切实帮助群众提高科技应用技能,合作社还借助村人口学校、文化书屋,以及党员远程电教室、阅览室等阵地设施,办起了庄稼人自己的"农科所",不仅由合作社科技骨干轮流坐堂值班,开展经常性教育培训、研究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接受群众咨询,而且,适时组织"明白人"对各种种子、化肥、农药进行鉴别,到田间地头对使用效果进行对比,为有选择地统一组织购进各类农资提供了最好的依据。“山香鲜食地瓜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让"科技兴农"在冷饭店村成为生动的现实。 3、规模化种植拓富路 贴心的服务、过硬的技术、畅通的销路,加上低风险的运作方式,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冷饭村掀起了鲜食地瓜种植热潮。目前,该村已种植鲜食地瓜600亩,年产鲜食地瓜220万斤。为不断更新地瓜品种,该村以山东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建立了冬暖式、春暖式和大田育苗3种模式的鲜食地瓜苗木繁育基地和10亩多地种植试验田,对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地瓜新品种进行对抗性种植实验,每年实验种植新品种30多个,通过对比实验,合作社再选用产量高、瓜型好、口感佳的品种培育种苗,然后向村民推广种植,并对所推广的产品进行回收,统一销售,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种植风险。由于合作社科技引领作用发挥得好,全村统一使用优良品种、专用肥,统一种植技术标准,地瓜亩产均在4000斤以上,最高亩产达7000-8000斤,光地瓜种植这一项,全村农户每年就净增近300万元的进账!为了卖个好价钱,合作社还摸索出了一套地瓜窖存技术,地瓜通过窖存后糖分增加,更加软糯香甜,待到春节后上市,错季销售,价格翻翻,收益更加可观。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能熟练掌握窖藏技术,全村共发展大、小地瓜窖个,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地下银行”。 冷饭店村“山香鲜食地瓜专业合作社”越办越红火,现已发展社员130户,不仅全村98%的农户都入了社,周边村不少农户也纷纷加入。冷饭地瓜声名远播,吸引不少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收购,每年都供不应求,成为群众实现家门口致富的最快捷方式。人们说:“安城红瓤地瓜长上了飞毛腿,冷饭店成了香喷喷的“热饭””了。 2019.12.22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