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两篇/文/尹燕忠

(2019-12-16 12:32:41)
分类: 小说

1、状元妻对句乾隆帝 乾隆年间,通州胡长龄进京赶考,三榜三甲,得了头名状元。乾隆帝爱他一表人材,想招他为驸马,不料被胡回绝,说已有结发之妻。 乾隆听说新科状元不肯,心中不快。心想:“好一个不识抬举的胡长龄,请你上轿你不上,我倒要看看你原配夫人何等美人又有何等学问?”于是宣胡氏进宫。胡氏马上赶赴京城。皇帝率三宫六院七十=嫔妃召见胡氏夫妇。胡氏农妇装束,青布衣裙,蓝布长衫,举止大方,进殿跨槛时,轻撩裙角,启口道:“乡女村妇一条草裙千万别污了万岁爷的金槛。” 乾隆听了,大吃一惊,不料一村妇竞如此大胆又有礼法,他上下打量见胡氏相貌平平皮肤黝黑,体高魁梧,裙下露出一双大脚,乾隆脱口说:其足之大,天下无双,男子莫及,见所未见。 胡氏见皇上取笑自已,不慌不忙,从容答道:脚大胜似舳舻履惊涛。 乾隆说:依你说是脚大好了,那么朕宫中嫔妃婕妤,人人是金莲小足,你说如何? 胡氏应道:足小宛若画舫过浪巅。 乾隆知道讥诮小脚行走不便,但又佩服其口才,便吩咐宫女奉茶,胡氐啜一口,随口吟道:饮啜香茗遙念故乡水。 乾隆被胡氏的思乡之情所感,传令摆宴为状元夫妇洗尘,胡氏接着又说\:食俸皇粮当恩耕夫辛。 乾隆佩服胡氏才华,便出上联要她对下联:远闻通州出才子。 胡氏应道:近观皇宫多佳人。 乾隆又出一联:冠授官,官戴冠,官被冠管。 胡氏沉吟片刻,大声应道:仁教人,人压仁,人受仁欺。 乾隆 听了,心悦诚服,暗赞胡氏才思敏捷,更赞新科状元不图高贵,不弃前妇,是难得的大才子,他拿起笔来写下了“翰墨竹梅”四字,叫工匠刻在匾上,赠于胡长龄夫妇,以表敬意。 2、三个儿媳妇作诗请公公 张老汉现在七十七岁,妻子有病死了,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一个个都分家过日子,各屋里都有小孩子,成了四个锅里吃饭了。这年到了腊月二十九的一天,张老汉心中悲痛,不由眼中流泪哭道:“我今年七十七,哭声老伴早死去。去年过节咱两个,今年过节我自己,家家户户喜喜欢欢把年过,看我怎么过初一”。 张老汉一哭,被三个儿子听见,大儿说:“小他娘,快叫咱爹到咱屋过年。”二儿、三儿都各叫各的妻子去,请她公爹到自己屋过年。妯娌齐到上房拉着公公不松手。这回难着了张老汉,说:“原来没人叫我,您都不来,这时都来争着叫我去过年,互不相让,跟大媳妇去,二媳妇不让,跟二媳妇去,三媳妇不依,这不叫我作难吗?”张老汉心生一计说:“这样吧,您三人都作诗一首,谁做上来,我跟谁去!”儿媳妇们说:“以么为题!”张老汉说:“您一人一个娘家,以娘门为题。” 大儿媳作的诗是: “《易经》、《诗经》和《书经》, 儿媳上房请公公。 公公不跟儿媳去, 再带上《大学》和《中庸》。” 张老汉听罢,一笑说:“还是书香人家的闺女,出口成章,合辙押韵,那就跟大的去吧!” 二儿媳的诗是: “干草、黄连和麦冬, 儿媳妇上房请公公。 公公不跟儿媳去, 再添上荆介和防风。” 张老汉听说到二儿媳妇报药名报的好,“那不就跟大儿媳去吧。”三儿媳妇不高兴了,说:“她俩说得好,我还得作哩!”“你娘家是给驴马挂掌的”,张老汉心中暗笑,说:“你愿意作就作吧”。心想:“看你如何作。”三儿媳气愤地念诗说: “捞着尾巴攉着鬃, 儿媳妇上房请公公。 公公不跟儿媳去, 带上拧子加劲拧。” 张老汉不高兴地说:“别拧啦,我去吧!哈哈哈。” 2019.12.16日中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