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一缕秋风,百样情怀。在宜人的秋色里,重阳佳节缓缓而至。奶奶离开我也整整33年了!当年她撒手人寰时,连大孙子成亲的日子都没有等到,如今她的重孙女都已经出嫁了。
看到不少人都在张罗着请老人吃饭,家人团聚庆祝老人节,我心头不由地五味杂陈,我再也没有机会陪奶奶过节了!我心头不由一阵悸动,鼻子一酸,几滴咸咸的东西顺着脸颊流进嘴里。我清楚地知道,我又想我奶奶了。
我的奶奶出身于乡宦之家,她的父亲是当地著名的药铺掌柜,也粗通医术。所以,她父亲给她起的名字,在今天的人看来都很文雅:井自杰。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对我说起过她的名字,至于为什么我今天都弄不明白,也许在她看来自己的名字也足以令她引以为荣吧,但我更愿相信她是想借此激励我,做人就要自立,就要脱颖而出,做最好的自己吧。
听母亲讲,奶奶对她的儿子(也就是我父亲)很宠爱。六十年前,我父亲出伕去离家六十里之外的地方修干渠,那时正赶上经济最困难的日子,她省下所有能吃的口粮,就连胡萝卜缨(叶子)上沾带的一丁点儿茎干也要留着给儿子吃,因为干活要有力气,有半点好吃的东西也要留给他吃。
奶奶嫁给爷爷,在当时人看来是门当户对的事。我的曾祖父是一名木匠,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了雕花的手艺,他打的家什在四里八乡无人不知。谁家娶媳妇儿嫁闺女,都会请他给打家什。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我的爷爷没有继承他父亲的衣钵,反倒是受了岳父的影响,走上了悬壶济世的中医之路。他独自闯关东,在辽宁本溪一带,凭一根银针闻行医多年。后来,他回到家乡,继续扎针拔罐疗除顽疾,以治病救人闻名乡里,不知为多少人解除了病苦。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经常带着我回娘家去,我也总是从她那里吃到同龄人难得的美味。她出嫁时娘家陪送的铺柜,几乎成了万宝箱,奶奶都会把逢年过节时娘家侄儿孝敬她的礼品放到里面去。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奶奶都会趁没人时,打开柜子上的虎头锁,拿出一两块口酥、草糖或者饼干给我吃。今天,一两块饼干早已不是稀罕的东西,可在那时的我看来却都是珍馐美味,所以至今记忆犹新。每逢集市,她都会带上我去附近的大吉城、王古店等地赶集,买一个蒸包或者盛上一碗热豆腐,让我一个人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的对小画书(连环画)有了兴趣。每逢到旧县或斑鸠店赶集,我都会跑进新华书店门市部,隔着高高的玻璃柜台,让奶奶为我买各种连环画,她也总能满足我的要求。到我上初中时,我已积攒了满满一抽屉的连环画。后来,我每打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总能想到奶奶,因为她就像鲁迅小时候的长妈妈爱他一样爱我。
今天,又是一个重阳节,不由得想起我和奶奶的往事,禁不住泪流满面。我奶奶,一个叫井自杰的裹脚女人,如果活到今天,应该有一百一十岁了。
奶奶,你的大孙子想你了,你知道吗?如果您地下有知,请托梦于我吧,我多想再听您对我唠唠叨叨,我多想再陪您去赶集!
2019.10.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