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悬空中写大字/文/周墨耕/尹燕忠

(2019-09-16 07:33:44)
分类: 文革轶事

半悬空中写大字/文/周墨耕/尹燕忠

我(周墨耕)一九七五年七月高中毕业,那时候全国正在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作为农民的儿子,安心扎根农村干它一百年也是心安理得。当时梦想农村广阔天地,未来风光无限。上高中时赶上毛主席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因此学制本来是二年,后来听说国家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求在学校搞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这级由二年改为二年半,学生根据大队党支部安排学习相关专业,主要分学习农业科技丶农村干部丶医疗卫生丶学工等等,我则被安排的是农村干部组,全级一共我们七个人,因此作为学生就插队驻点,按当时的形势除参加被驻村的劳动外,还利用休息时间向群众宣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内容。因此高中毕业后村里安排我担任团支部书记。村里给一把大队的钥匙,以便在大喇叭上下通知等等。团支部书记除了公社以上机关开会记工分外,其余时间并不脱离生产劳动。

        就在同年八月中旬的一天,突然收到东阿公社党委通知,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油印手刻版通知,内容是某某某同志:经党委研究决定安排你到公社农田建设指挥部规划组工作,某日前到公社报到。收到通知后我非常高兴,天天盼望早日参加工作。当时是由武装部部长李道经负责,人员有水利站站长赵洪元,林业站站长蔡敬芳,农技站副站长周克国,新招录的有能写善画的,有测量方面有一技之长的,还有原来的知名村干部,大概年轻的只有我们三四个小伙子,原来是扛标尺跑杆子。当时的待遇是不参与生产队分配,吃社库每月三十斤粮食,七块钱的工资。虽然累一点,还算开心,每天吃公社食堂,到村里去往往让村里做饭,交点粮票加一角钱。在此期间渐渐地与公社的人混熟了,主要规划了铧山片区,包括衙前丶南门外丶西南坝丶北门等村的土地,太和片区包括太和丶花石崖丶龙王峪丶南市丶直东峪丶直沟丶黑山等村的土地。第二年又安排我在华山工地宣传组工作,我的工作是在地堰上写大字,字的大小根据地堰的高低而定,腰里拴上绳子,上边一人拽着,手里一把灌石灰浆的烧壶,写个大框后用手铲画边线就完了,如何清边则由其他工作人员来完成,只有看着不顺眼时才进行改动,现在想起来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五六米高的字靠感觉能写的很符合字的点划比例。

        当时在工地上住地窖,地上铺上麦稭,麦稭上是苇蓆边上用檩条挡着,每到晚上都在啦闲篇儿讲故事,蛮有兴味的。

2019.9.15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