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革轶事 |
用一下这两张图片,还是说一下用韵,既然诗是韵文,自然无韵不成诗,“无韵不成诗”不仅仅是说诗中要有韵的应用,更是说整首诗中的用韵要求应该严守规定才能称其为诗,否则就只能归为别的文体。用韵的要求属于格律的范围,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格律是诗歌本源的要求,只是不同诗歌的体例,格律的要求不一样罢了,不讲究格律哪能行。
古风的格律要求只是要求用韵,不需要讲究平仄,而且还可以换韵(但要至少一组以上的韵来转换或者互押),不一定需要一韵到底;格律诗除了用韵之外,还要讲究平仄、对仗等,还要一韵到底。而对于用韵不仅仅限于韵字,对于两个声韵系统而言,如果选择平水韵写诗,整首诗的全部用字(韵脚、白脚,以及用字平仄)都要符合平水韵的要求才行;如果选择新韵写诗,整首诗的全部用字(韵脚、白脚,以及用字平仄)都要符合新韵的要求才行;对于多音字,还要结合所选用的古声还是今声,结合句意来判明平仄,看是否符合格律要求。不能说一首诗中韵字是平水韵,诗中其余的字可以随意选择新韵或者平水韵的读音,来看是否符合平仄要求,这不行,千万不能今声古声混用!顺便提一下,一般通行的说法,不加标注的作品自然被默认为平水韵,尤其是一些惯常用平水韵的诗友,假如依平水韵个别诗作的韵字出律了,一定要加注一下新韵。
另外,顺便提一下标点符号,诗的情感表达靠文字,不靠标点符号,诗本身就不是断句文字,没有分行排列的要求,以前的诗压根就没有标点符号,也不需要,根据诗的韵脚、韵律自然就能读得出,现在分行进行了排列,有一个逗号就足够了,最多每句尾加一个句号,除此之外其余的标点符号皆属多余,诗总是靠诗文意蕴进行自然的交流和互动,总不能让读者猜你的标点符号是什么用意吧最后,结合两张图片来理解,一是说,赋这种文体,有韵赋、也有文赋,可以归为韵文,也可以归为散文;另一是说只是有韵新诗才被归为诗,无韵的“新诗”从形式上讲只进行了分行排列,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归为诗这个文体,可以归为散文或称其为散文诗。 个见,仅供参阅。
以上首一照片为孙宗灏老师近照,以下三帽画作为画家周慧杰老师作品。
2019.8.14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