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张强/文/尹燕忠

(2019-07-08 12:10:09)
标签:

杂谈

张强从肥城大留大山深处皱折处走出来,他性格浑厚朴实,聪明执着内秀,他现在已创作出两部长篇小说,一是《万民旗,万民伞》,二是《不该凋谢的玫瑰》,他是市县作家协会会员,安城镇作家协会主席,现在又在胡茂法主任麾下讲中国传统文化,讲孝文化,做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一 我和张强老师是表兄弟,他舅父我喊大爷,姨母是我庄人,我喊淑安姑,人家张强曾任过教师,教学能力很棒,后调教委任办公室主任。以前我并不认识他,只是看过他写的文章,如《我和解放军的酒缘》、《土老帽包店》、《张洪涛治乱》等登在大众时报上的文章,他家是书香门第,其父张璋老师书法极好又能写小说,张强可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且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能是逆境苦难造就人才是条规律,他在运输站拉过车,在农村劳动过,他和妹妹找父亲饿了,曾在栾湾至安城的路上挖一种叫棉袄根的草吃,那时已是冬天,他仅能在土坝堰根朝阳的窟窿里用手抠出填肚充饥,听到这里我眼含泪水。他很爱读书,我曾上他书房里去看过,中外古今名著、历史、哲学等应有尽有,真正和他熟悉是2012年后调安城镇写镇志,我才更加熟悉了他,他人品极佳,待人诚恳,容忍大度,我给人家着急过,人家也不记恨俺。他是老师,我又称他为老师,老实诚恳是他的名片,也是我的名片,我经常拱手做“阿弥陀佛”状,忽而大笑说:“张老师您好!”他说:“哥哥好!”我们互相往来,春节后串门使我温馨,我得孙子,他又给我贺喜,俺父母住院,他上医院探望,2016年7月6日他去我村让庄铺讲《朱子治家格言》,又去看望我父母,给100元让老人买营养品,谢谢你张兄弟,你是孝的典范,我给张老师说我在医院黑白伺候老人20多天,累坏了,他说你多下点力吧,做个榜样,他夸我孝顺。老人身上有异味,他说你给老人擦一擦,好的。给张老师供事很放心,不用设防,不会操包人,他淳的很可爱。 二 说了一伙张强老师,咱再说说作家张强,他长得一米七几的个子,双眼皮大眼睛,浓黑的长眉毛很帅气,略微黑一点倒瓷实恬静耐看耐读,主要是有一副善良的心才会有善面孔,他乐善好施,他在全县讲了很多孝文化课,旁征博引,知识渊博,讲的小故事很动人,他还上外地多次授课,远近都知道有个好人老师兼作家的张强,我戏称他有“佛像”,他说“不敢”。安城镇志干了一年,中间停顿了,新任安城镇党委书记韩保良同志很重视,又组成班子,由党委副书记赵海涛同志领导,宣传办主 任张冬梅、文化站站长尹英具体负责,由尹燕林、尹燕忠、张强、张化锋、李圆撰写打印,于2015年3月份动工写,年底写成初稿,现已印成单稿本,580余页,300多幅照片,平阴县出版的第一本《玫瑰镇志》就是韩保良同志在玫瑰任镇长时签的合同。《安城镇志》工作年底停止。在编纂工作中,张老师精益求精,他会打电脑,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毫无怨言,总是埋头苦干,像头黄牛一样在黄土地上拉犁耕耘。 三 他给我说过他的肥城家乡大留村,老家过去有棵大松树,俗语说:从北京到南京,都知道大留那棵松,他在《万民旗,万民伞》长篇小说中对那棵松树做了奇妙神奇令人叹服而心向神往的描写,高大巨伞如盖,庇荫后代成长,那棵树几米高的树杈子上能搁下一个古朴典雅的方桌在上边饮酒喝茶,树之高之阔之雄之奇之雅世之奇有,那棵大松树下的人物的悲欢离合,品德高尚之人物,家规的严教,才出现了名人张洪涛的英名流传,万古流芳,代代相传,张老师应是大松树的子孙。1967年坏人荼毒生灵,特大松树锯掉烧火,他们都落了个瘸腿瞎眼,掐监入狱。感谢张老师的笔给我们留下了大松树的雄姿及人物塑像。 我写了很多文章,但不会玩电脑,张弟及李圆侄帮我建起了新浪博客,给文章找了个家,善良的表弟又给我打印了拼音对照表,让我学打字,现在能打几个字,会看各类文章,眼界大开,知识大增,这应得力于张弟之帮忙,现已发文章620余篇,得到好评,并在一些报纸上发表。 继《万民旗,万民伞》之后,他又奋力写作,不声不响写出反映六十年代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不该凋谢的玫瑰》,无论从 的布局、人物的鲜活、语言的老到纯热上都独树一帜,堪称佳作,去年他又创作出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平阿山区女英雄》,描写了农村女英雄江勇女士抗战中的英雄事迹,气势恢宏,形象感人,今年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人家张强老师是马虎藏在袖子里,不声不响,黄金万两。感谢他给人民奉献了精神食粮!

2019.7.8日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