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先生反戈一击/尹燕忠

(2019-05-24 12:5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鲁学研究《鲁迅先生及作品新探

     历史就是历史,写历史不能为贤者讳,不能为伟者讳,很多研究者都为鲁迅先生曾做过国民政府的官所讳。但当官毫无折损鲁迅其形象之伟大,反而愈显其高大。

    1912年至1926年,鲁迅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长达14年之久,关居正处,享受着相当于今天11万多元人民币的年薪待遇。这段历史,成了论敌陈西滢等人攻击他的一个“污点”,也为后来研究者们所避讳。

   辛亥革命成功,作为青年才俊的鲁迅热血沸腾,对新生民国政权寄托了无限希望。所以,当朋友许寿裳向教育部长蔡元培力荐他时,便欣然受命,到教育部做了一名佥事,日后南北议和,又随中央政府迁至北京,一干就是14年。

   上任后,鲁迅热情澎湃,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很多重大任务,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华和能力。他曾经受命设计过国徽,领导和参与过京师图书馆、通俗图书馆、历史博物馆的建设,亲自参与了汉字注音字母的确定、通过工作,还负责起草大量公文、文件,几乎天天做“做官课程表”。如果用今天的标准来考核他,应该是个称职合格的公务员。

    鲁迅虽然干得很出色,但是他的仕途却不畅达。1915年,时任教育部长的汤化龙,出面改组了“民间社团通俗教育研究会”,指定鲁迅担任小说股主任,明确指示小说要“寓忠孝节义之意”,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而鲁迅却不予合作,甚至强硬抗阻,成了领导眼里的“刺头分子”,很快就被免去了小说股主任之职;1916年,他又与一些同事好友联名上书,公然反对“祭孔读经”从而变成了领导心中的“另类分子”。在长达14年的官场生涯中,眼看好多下属和同事都纷纷升官了,而他却一直待在佥事位置上原地踏步。再后来,为了发泄对北洋政府对外卖国求荣、对内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痛恨,开始大量写作抨击专制统治和黑暗政治的杂文。1925年,因为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著名篇章,鲁迅成了“反动分子”,被打入当局的“黑名单”,不得不四处避难,仕途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幸遇好友林语堂诚邀他去厦门大学任教,开始了他的自由斗士生涯。

    要全面了解鲁迅的人生,细致了解他的思想形成过程,完全有必要了解他这段为期不短的官场生涯。这段经历,其实是他由一个官吏到斗士破蛹化蝶的过程,是他光辉一生不可割裂的重要部分。

    鲁迅先生说:“因为从旧营垒中来,所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抑制强敌的死命”。鲁迅先生还说:“记得欧洲有一种形式,就是死时要求别人宽恕,我却一个都不宽恕,让他们怨恨去。”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鲁迅是旧社会的反叛者,看清了敌人的情形,颗颗炸弹都摧毁敌人的碉堡,把把匕首都刺向敌人心脏使之失魂落魄,丢盔弃甲,作为鲁迅当官又有何讳呢?

                             2019.5.24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