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尹燕忠读书日记 |
上午11时15分读清朝沈复名作《浮生六记》一书。“触我春愁偏婉转,撩他离绪更缠绵。”“瓜期”谓女子十六岁为瓜期,瓜期未破,意未满十六岁。唐代崔钰《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一泓秋水照人寒。”
下午2时18分玫卧读山药蛋派作家西戎的小说《喜事》。
7、读丛维熙
早6时14分玫卧读荷花淀派丛维熙小说:《故乡散记》一文。透着清新、朴素、河岸、鱼、花、马、蝈蝈、翠枝追席。
上午10时15分读刘绍棠小说《摆渡口》一文,属荷花淀派小说家作品。
上午10时15分读刘绍棠先生小说《船》。
下午2时16分读刘绍棠中篇小说卷《瓜棚柳巷》后记,于玫卧读之。
下午2时45分读刘绍棠先生的小说《瓜棚记》,于玫苑客厅阅。刘绍棠的50年代短篇小说尽管稚嫩,但已显示了杰出的写作才华,总带着运河岸边的野菜、野花、腥水味儿和纯朴的乡民淳情味儿,这样的小说技巧应当学习借鉴。
我曾读过刘绍棠先生的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写了运河的风情,但也带上了政治的尾巴。认真阅读、分析、熟悉、解构“荷花淀派”小说家们的作品、借鉴、吸收、创新我的作品,孙犁、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这些作家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发扬了普希金、高尔基、契珂夫、鲁迅、孙犁、曹雪芹等大作们作品的优良传统,汲取了他们优秀作品的素养。
下午4时许与桑对局4:2.晚5时45分阅读孙犁先生作品《荷花淀》这篇作品。属于白洋淀纪事之一。这篇作品读过多遍。
晚6时14分读孙犁老师名篇《山地回忙》小说;读韩映山先生的小说《瓜园》,此时6时35分。
晚上7时55分读中国2009年随笔排行榜中石英写的《国粹京剧》一文。
8、读孙犁
早7时18分于玫卧阅读写作文鉴中郭志刚评论《人物描写、语言》——读孙犁“白洋淀记事”阅读札记,一文,孙犁老先生的小说、散文曾读过一二遍,这篇文章也曾读过两遍。
早8时玫厅再读郭志刚先生评论孙犁老先生作品文章。
上午11时35分在玫厅读丛维熙小说《夜过枣园》一文。
下午3时52分读马烽小说《饲养员赵大叔》一文,这篇曾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学到过,而且读过多遍,甚至背下来,现在重读,意味深长。
晚5时30分玫厅读《文采训练》一书。霍金无法在硅谷中盖茨一决高下,但他可以对宇宙做出大胆的猜想,为理论物理学带来新曙光,杜甫无法在战场上披坚执锐,平叛安史之乱,但他用深沉的双眸凝望誉生,用铿锵诗句铸就一朝“诗史”。切莫妄自菲薄,自认位置卑微。《愿做一泉细流》(2005年)我们生活在当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候,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却更多了,我们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却不愿伸手帮对面的邻居,我们的股市价格一路狂升,价值观却成倍地下降,我们的社会都知道“此仇不报非君子”,却怎么也流行不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2007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美国人富兰克因自己私办的银行遭劫而破产,但他完全必偿还储户的存款却又要主动偿还。很多人不理解,富兰克说:“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眼观当下那些借钱不还,逃之夭夭,道德沦丧的人,竟有天壤之别。我们年轻就是财富。
美国一名亿万富翁望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说:如果可能,他愿意用他所有的财富买回年轻,这是无奈而遗憾的语言。
宋朝诗人卢梅坡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马克思知识丰富,但对军事学的研究不及恩格斯。牛顿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在晚年却相信起了神学。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后住在寺院中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
宋代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文名远播海外。幼时家,读书向别人借,为求师,他顶风冒雪远涉百里。丹麦童话家安徒生出身于缝鞋匠家庭,衣不遮体,生活拮据,自由以棺材当床。
曾两次获诺贝尔奖,被人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荷兰画家梵高生活上靠弟弟接济。吴敬梓写《儒林外史》时,靠典当衣物、卖文和友人接济来维持生活。冬日无火取暖。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却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幸福是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宁静,灵魂的坦荡。其次才是物质生活的安逸。
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虽怀古“金戈铁马”,却又“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峻峭的陆游,虽“夜闯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
我喜欢有超世之才又“临惊泰然”的苏轼,但更参透了“淡妆浓抹”的自然和谐。
我喜欢嫉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晚8时读《文采训练》之“更无因果怕柳絮”——因果句。
2014年1月12日
9、读《蛾眉》
早6时5分玫卧读冯健南序言以及孙犁小说《嘱咐》一文。读孙犁作品,总感到后起之荷花淀派还超越了他,后期作家的作品,似有模仿痕迹,亦有政治尾巴,但亦有超越,譬如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蛾眉》、丛维熙的《远去的白帆》、《大墙下的红玉兰》,刘绍棠先生处女作《大青骡子》倒真好。
早7时45分读孙犁老先生小说《芦花荡》篇章。
2019.5.22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