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全迁村的真故事》作者:尹燕忠

(2019-04-08 12:03: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散文:《全迁村的真故事》作者:尹燕忠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19年有奖征文 II 尹燕忠的作品
原创: 柳丝青青  中乡美  今天

全迁村的真故事(散文)

文/尹燕忠

      我的故乡是全迁村,还有其他几个村都成了拆迁的庄子,要住上新楼房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上新楼房住新居能不高兴吗?多少辈子住那土坯房,石头屋,进化一些又住上了砖头砌垒房。大中城市的污染厂子全撵到乡下来了,城市里嫌弃的厂子到乡下成了香饽饽。因为要想富必须兴工业,县乡把大办工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那些腆肚子的外企内企老总都挤到乡下来了,因为有优惠政策,地皮便宜。上省市一汇报,沿黄区和我们这个庄便成了全迁村。于是村官开始做工作,上边来评估房子,评估后张贴各户房价。一贴出来,一般就动不了啦!因之前都签了字啦,有把的烧饼官们拿住了,农民翻不了,我家六口人四间屋得11万余元。(去县城玫瑰苑小区住了十一年)。地皮有没有费用不知道,农民顺民多呀,农业户口每人补助3万元,拆迁房屋后再给3万元,谁先住楼房先预交款2万元,拆迁屋款可顶楼款,分房时按先后顺序抓阄,楼少人多,后来硬扛的或交的晚的自然就没楼房了,就要到其他社区去了。城镇化是大方向,谁能顶得住,大势所驱嘛!我们庄名叫让庄铺,是商周古遗址,名人荟萃,地杰人灵,全村400多口人,560余亩土地,十年前办鞋厂,占去南大地100多亩,大多是苹果园。我回家帮忙算账,每株3年以上苹果树或挑杏树250元;杨树直径十公分以上者每株20元;育苗林每株2.5元;每株花椒树5至6元。当时整个村里人仰马翻,乡镇里小职员大小美女都上地里查树苗,有头有脸的就沾些光。拧筋头也沾光,有头脸的则沾些油水,大胆好汉爷就多了地,得100多万元,挺起了肚子。有的得七八十万,多数得几万元。有钱好办事,中老年死老婆的赶紧续娶。有顾娃的,怕娃受气,依旧守着娃过。有钱的装穷汉,钱少的喜欢不起来。后来又驾大唐输送线,老总有来头,群众就想赖俩钱儿,约伙去挡。结果一群头戴钢盔者手拿电棍的人包围了南果园,妇女一挨边,那严肃的象钢铸脸似的关二爷一伸手就弹出去十几米。尹二挡了,不知咋的就呱啷歪倒在地,口吐白沫抬医院里去了!听后让人毛骨悚然呀!工作开展下去了,果断手腕,办成了过去想办办不成的事情!

      不久,飞机又轰轰隆隆在村庄上空盘旋,庄里的老实疙瘩二叔说,哎呦!这不是个鸟好事!咱庄毁了!果然,又来了污水厂,又来了什么湖,后来又贴出成了全迁村,几分欢乐几分愁,北大地150余亩良田包括苹沟又占个球的了,几千株果木树全部除掉。我1.5亩地450株桃树补款44000元,这块跟我多年的地从此就没有了,只有再见。潺潺流水的小河,树,花草都不见了,工业轰鸣将要取代农业文明。千百年来的老故乡房屋拆除,成为一片废墟。

      现在到老村一看,杂草横陈,瓦砾片片,无情的铲车将房屋全部推倒!一次我上南栾小酌几杯到了我老屋,我热泪飞溅,跪下磕了三个头,我的父母毕竟在我盖的房子里住了十几年了,如今父母先后走了,我能不难受吗?这个庄从明朝建村,将要全部消失了!

      再也见不到故居故乡,生我养我的热土哟!这里发生了多少故事,祖辈流了多少血汗,故乡,走吧!你永远在我梦中!再见了,故乡旧址,隔不长我会来看您的,走一走看一看,吸点乡野之风!



稿件管理:小小

稿件审阅:高杰

作者简介:尹燕忠,男,中共党员,到多地出过工程,曾当过农民,工人,任过村科技队队长,会计,后在乡镇任农情员,通讯报道组组长,省市采用稿件近千篇,先后任乡镇党委秘书,政府文书和民政,文化站兼广播站长,又担任组织及办事处书记,去过大东北,后抽调县党史委撰写党史,最近几年抽调安城镇及锦水街道办写史志,任组长。安城镇作协副主席,县文联作协理事,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在省市以上发表作品560多篇。

2019.4.8日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