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坛诗话 |

(一)表面和气
贾母和王夫人都是四大家族的千金,若论出身,原也相似,若论娘家背景,王夫人还比贾母略胜一层,王家的王子腾官运亨通,是个能吏。
只是在贾家的地位,贾母是婆婆是长辈,占了天时,而王夫人是少壮派,有子有女,女儿在宫里为贵妃,占了地利。
这对婆媳表面上自然和和气气,一个恭敬,一个慈和,说出来都是佳话。
平素里,王夫人晨昏定省,规矩丝毫不错,自然是无可挑剔,若论外在的礼仪,王夫人是做足了。
贾母把王夫人的长女和小儿子都带在身边,可知也是对王夫人的一种约束。
(二)金玉之争
贾珠没了,宝玉是嫡子,宝玉的夫人,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选,是要做当家娘子的,所以人选很重要,王夫人自然要找一个身体康健,性格稳重,有管理能力的人,最重要一条,要和她一条心,宝钗是不二人选。
而贾母呢,另有打算,一生所疼不过是女儿贾敏,早早过世了,黛玉是贾母的心头肉,接来养在身边,和宝玉一个待遇,给双玉青梅竹马的环境。对于黛玉最稳妥的安置,就是嫁给宝玉,一是亲上加亲,二是宝玉黛玉情分深,这样才是给黛玉最好的归宿。
二人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利益,都不肯让步,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外祖母,都对宝玉的婚事有建议权,当然,要说到决定权,其实还是贾政说了算。
贾母接来了黛玉,王夫人请来了宝钗。
婆婆是长辈,王夫人不能公开发难,只好借助见元春的机会,请女儿相助。
端午节元春赐礼,二宝一样,就是暗示,贾母只好在道观里表态,和尚说了宝玉不能早娶,大一大再说吧,元春暗示,贾母暗推,把婚事往后推。
王夫人拉拢袭人,把贾母的丫鬟,弄成自己的私奴,姨娘的待遇,就收编了袭人。
贾母不是不知道,只是她不能轻易发作。
(三)鸳鸯拒婚,贾母大骂王夫人
鸳鸯拒婚,贾母大怒。
贾母上了年纪,最恼人暗中算计。
借鸳鸯的事,借题发挥,把对王夫人的不满意,直接说了出来,明里孝敬,暗里盘算,说的是王夫人,因为贾母对薛姨妈讲过,邢夫人在婆婆跟前是应景,明里孝敬的是王夫人。
贾母大怒,王夫人不敢还一言,只好站起来听训。
这是王夫人进入贾府,最难堪的一回,当着儿子、女儿、儿媳妇、侄女和妹妹外甥女,这个脸丢得叫一个难堪。
贾母这个身份,不是乱发脾气,而是发脾气是一种手段,对了邢夫人这个做媒的,到让众人走了,才批评几句,对了王夫人反而是公开发难,可知贾母更恼的是王夫人,不是邢夫人。
邢夫人的算计是小打小闹,王夫人和贾母争的是大是大非,是宝玉夫人的决策权。
1553432762011121805.jpg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作家荟》《长江诗歌》等刊物。
2019.3.27日上午10号楼东门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