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栽种小小说纪事(2)

(2019-02-16 09:33: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坛诗话
栽种小小说纪事(2)



小说行中最少年

微型小说以五花八门的名称在新文坛出现,旋起旋落,少说已经历了半个世纪,在华文文学世界蔚然成风,引人注目,却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我是微型小说的门外汉,最近才读了几十篇“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的参赛作品,浏览了本厚达800多页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其中有创作、有理论、有详尽的资料,洋洋洒洒,使我很有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感。

在大树参天的文学老林里,微型小说是后起之秀,现代小说行中的最少年小说一族,雅俗庄谐品类庞杂,古今中外,变异百端,却都是同一血统。春秋兴替,城郭变迁,人情冷暖,世味咸酸,生老病死,爱欲贪嗔,悲欢歌哭,慷慨缠绵,经过小说家笔底氤氲,鬼斧神工,亦幻亦真,与读者感应交流,达成共同的人生铨释与参悟,但任何艺术品种体积容量的轻重大小,都会引发形式的蜕变,需要别具机杼,熔铸新的创作观念,而不是单纯的数量伸缩加减,微型小说也不例外。

微型小说最大的特点是篇幅小,螺蛳壳里做道场,经不起笔尖儿横扫,驰骋回旋,不可羁勒,但单靠笔下约束,惜墨如金,也不解决问题。理想的境界,应是能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深处见精神,巧处见功夫。娴于经营剪裁,玲珑透剔,天衣无缝。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徊不尽。对浩淼无边的人间诸相,如豹窥一斑,鼎尝一脔,弱水三千,取一勺而知深浅。这样才能显示微型小说的独特个性,如玉树临风,不同于它那些老成持重的兄长。

既要经济,又要丰富;既要轻巧,又要厚重,是否办得到?音乐中的小夜曲,情致婉款音色缠绵,一样的绕梁三日,使人意远。绘画中的册页小品,尺幅之间,传神写意,笔韵墨趣,可以力透纸背。戏曲中的折子戏,例如《玉堂春》里的“起解”:“人言洛阳花似锦,我久在监中不知春”,只是苏三赶路一场戏,就写了她冤沉海底的过去,生死未卜的未来,诗中的五绝只有20个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岂不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浩如烟海的笔记小说中,不乏寥寥数笔而余味无穷的小故事,试从《世说新语》中摘引大家熟知的两则:“管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黄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趣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所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何等传神,又何等深刻!举一反三,足以参照。

写小说需要雄厚的资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洞明世态,通达人情。微型小说虽小,也别指望小本经营,巧取倬胜。但如果作家目如利箭,心有灵犀,能穿透现实的坚壁,人性的奥秘,那么大千世界的一鳞一爪一片段一转瞬,加以精心调制,巧手安排,也可以达致意蕴丰富、气象万千、感慨逦迤、寄托遥深的艺术效果。照我粗浅的想法,长、中、短、小各种类型的小说创作方法,应当各有套数门径,彼相通而实异。有不少意见,似乎把微型小说当作拾级而登的台阶,由此可以步入大型小说的艺术殿堂,不但贬低了微型小说的独立地位,恐怕也未必合乎实际。

微型小说的流行,一般归因于时代节奏急促。文学生态和时代背景有关,但并不是立竿见影、如响斯应那么直截了当。三言五语的笔记小说萌发存在于慢节奏的中国古代,《聊斋志异》和《红楼梦》相继产生于清季康乾盛世,雨果和莫泊桑,托尔斯泰和契诃夫,同是世纪世界文坛明星,存殁时间相去不远,却分别以长篇巨制和短篇小说各擅胜场。现代化社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高速度,弓弦拉得很紧,是事实。但历史行程不可改变的趋向,是以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使生命运行更有韵律,不断向更高的文明层次前进。每周五天工作二天休息,国际上已渐成惯例,一向以加班加点为政治积极表现的我国,也已实五天半工作日。(这个事实表明现实变化的剧烈。美国等西方国酝酿构筑“信息高速公路”,冶电话、电视、电脑于一炉,设计种多媒体,使空间时间的距离消失于无形生活将因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眼下还很难预言,但人类终将摆脱营营役役的沉重负荷,

获得更多的形骸和心灵自由,共同缔造合于理想的世界,决不是缥缈的幻想我们严峻的现实是经济转轨,商潮澎湃,人欲横流,精神世界土崩瓦解,扭曲变形。文化生产与消费互为因果,偏离康庄大道,向浅薄无聊倾斜,社会的文学味觉越来越粗俗,甚至嗜痂成癖微型小说应运而兴挟其篇幅短小,顷刻可读的优点,如果能充分发挥其独有的魅力,羸得读众心许,那么不但可以在小说族中牢固地别树一帜,也可以给这骚动不安的时代起一点澄清空气的精神环保作用,其意义自不容忽视。

在华文文学世界,包括神州大陆,许多知名作家都写过微型小说,我期望有成就的作家都来尝试一下,用大手笔写小小说。期望报纸杂志慷慨提供园地,殷勤扶持期望有眼力的出版家,有计划地组织印行一批纸张、印刷、装帧都很精美可爱的微型小说袖珍本,读者可以藏在口袋里,随时随地随兴欣赏。这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是很好的推动。——我想起已故前辈郑振铎先生的一个习惯:每逢出行,总带一本早已熟读的《唐诗三百首》,在风尘仆仆行色匆匆中,得闲信手

开卷,随意讽诵,他说这是一位绝妙的旅伴。微型小说如果有这样的吸引力,那就好了。

“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是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和新加坡作协、泰国、英国、荷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华文作协联手举办的,千数以上分处海内外的华文作家踊跃参与了,对这一文学老林中的小说新秀,无疑是一次有力的催化和推动!

2019.2.16日上午兴安小高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