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乾坤交泰云霞蔚
阴阳谐和万物生
逐荒茹血灾难频
仰赖神农启文明
斫木为耒播五谷
遍尝百草传药经
炎帝高德炳日月
后继来者铸丰功
神农氏,即炎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是中华医药的发韧者。神农被世人尊称为“药王”、“神农大帝”等。因此,阿胶传承人千年来奉神农为先祖,冬至日拜祭神农制胶的传统自古延续至今。
到明末清初,逐渐形成了冬至日拜祭神农、敬师奉茶、启封狼溪河和阿井水后熬胶的传统。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阿胶生产厂,山东福胶集团自1950年建厂以来,实现了上千年阿胶制作技艺、文化、配方、器具的大集成。福牌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完整保留了传承千年的阿胶技艺和祭拜神农的传统。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科带头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先生在福胶集团考察时,曾为福牌阿胶亲笔题字——“神农一脉”,勉励福牌阿胶能够上承神农氏文化,与之一脉相承!
为弘扬神农之厚德,福胶人在每年冬日都在举办隆重的祭神农仪式,到2018年,已举办64届。笔者有幸被邀参加了本届祭祀大典,目睹了其庄严隆重的场景。
敬香祭拜
“......圣药阿胶,东阿发祥;传统不丢,质量保障;养生文化,引领方向;驰名商标,美名远扬;面向世界,结盟众强;着眼未来,放飞梦想;圣药济世,大爱无疆;泽被天下,福泽万邦……”
仪式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先生宣读祭文,并率领三级传承人进香祭拜,祈佑世人身体健康,神农精神薪火相传。申明福胶人将继续秉承“厚德载福”的祖训,牢记“为健康努力每一天”的企业使命,植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全面推进大养生战略,造福更多世人!
薪火传递仪式
东阿镇福牌阿胶传统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牌阿胶在企业内部建立三级传承人制度,非遗技艺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形成了以言传、以身教、师带徒、代代传的特色传承体系。现如今,福牌阿胶依然坚守着这种传统。今天,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新老员工的技艺传授仪式。
韶华已逝但匠心不改。老阿胶匠人把技艺传承给新人,一次次谆谆教导、一声声用心嘱托、一句句庄重誓言,从老传承人身上传承下来的不只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技术的钻研精神。
福牌阿胶只所以成为驰名中外的金字招牌,靠的就是一个庞大的工匠团队。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制胶人的坚守和口传心授,才确保了阿胶技艺传承和稳定可靠的品质。
福牌阿胶滋补节启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福胶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福安先生、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蒋士秋处长、福胶集团董事、总裁杨铧先生、济南市文化馆副书记、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梅海先生等上台共同点亮福牌阿胶滋补节启动球,福牌阿胶滋补节活动正式开启!
启封阿井水
小黑驴,白肚皮,
粉鼻子粉眼粉蹄子,
狮耳山上来啃草,
狼溪河里去喝水,
永济桥上遛三遭,
魏家场里打个滚,
至冬宰杀取其皮,
制胶还得阴阳水。
熬胶还得阴阳水。“阴阳水”乃阿胶自古以来的用水讲究,“阳水”乃“狼溪河水”,“阴水”乃东阿县城东南2公里处的“阿井水”。这处阿井虽非原井,但也是一处难得了质量优质的古井。为了保护得天独厚的阿井水,福胶集团建立了整套的阿井水汲水系统。用此水熬制阿胶夏天不易变软,冬天不易碎裂,在熬制过程中,狼溪河水中丰富的微量元素与阿胶中的蛋白质相结合,易被人体吸收,疗效独特。
仪式是庄严的,心灵是虔诚的,事来是神圣的。作为神农一脉的福胶人,继承的不仅仅是医药,更有神农那悲天悯人的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