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追梦.《红楼梦解读之滴翠亭宝钗扑蝶》作者:红楼解梦

(2018-12-14 22:01:06)
标签:

杂谈

红楼追梦.《红楼梦解读之滴翠亭宝钗扑蝶》作者:红楼解梦

追梦 • 《<红楼梦>解读之滴翠亭宝钗扑蝶》
原创: 芳菲书院  芳菲华年原创文学  今天
作者:红楼解梦

枉凝眉
纯音乐 - 传统古曲珍藏版 纯乐古筝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阿里山古月亭

《红楼梦》场面描绘既有气贯长虹,又有细腻柔漫,而最具人气写实场景,当数滴翠亭宝钗扑蝶及埋香冢黛玉葬花,其柔美风流堪为佳境,唯美致极也!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看到这回目,先是吃一惊,作者为何将才情雅致艳冠群芳的薛宝钗比作历史上声名狼籍的杨贵妃呢?

根据历史传说,杨贵妃与安禄山许有奸情,作者既想表述,还得掩饰错词,这样设计文字应具影射意义,在此不论。文本先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四月二十六日,阴历阳历啊?《红楼梦》成书于清初,通行历法为中国传承几千年的阴历(农历?),但不排除阳历(公历?)在当时已被不少进步文人知晓,《红楼梦》隐写历史,在时间日期上不可避免故意狡猾之笔,如使用天干地支纪年,而撇开国初帝制年号,[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地域不可长考,年代不可考。][庚批: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这几段话儿倒有“此地无银三百两”味道。

情节虚拟,映射必须。

原文:[宝钗逶迤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位低头想了一想:他兄妹间多有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庚辰侧批:道尽二玉连日事。]可谓宝钗无奈之举,宝玉黛玉何其谐蜜空间,自觉不好滋扰,便脚步停缓。这时,[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蒙侧批:此为一扑,可是一味知书识礼女夫子行止?写宝钗无不相宜。]既想滋扰,又不便滋扰,这批也奇了,褒?贬?原本天性单纯知书达礼富家小姐扑蝶漫妙行为,倒叫这批语毁了,看来,程高本删去“碍语”还是费尽心思,“捂嘴”亦有理据,免得初读《红楼》之人“胡乱思想”。  

宝钗扑蝶,一扑香汗淋漓,娇喘细细,美到窒息,美到要命。荒唐文字描述,也是极尽淫邪之嫌,观者凭念,展无尽风流于此,若玉兄在,必有许多张罗。哈哈,题外话,勿怪,知者自知,迷者惘也。

追着扑着,就来到了滴翠亭。接下文:[正想着,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放重脚步往里细听。那么,她又听到了什么?

滴翠亭,盖于池中水上,四面游廊曲槛,东向开门,其余三面皆是刁镂隔子,糊着纸。原来,丫鬟小红与坠儿在讲捡到帕子的事,帕子是谁丢的?贾芸?是就还给他。二人在商量这事儿,可巧儿就被亭外南廊上的宝钗听至。听就听了,按说也沒啥,奇的是下文,[宝钗在外面听这些话,心中越发吃惊,想到:“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邪盗之人,心机都不错。……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正想着,故放重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去了?”……“我刚才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顽呢。]这段文字看似普通,暗藏异语,不知读者识出端倪否?宝钗偷听小红与坠儿私聊,被二人发现,为何立马嫁祸与林姑娘?“金蝉脱壳”,宝钗机智灵通可见一斑,那谁又是“奸淫邪盗之人”?小红?坠儿?贾芸?惊心动魄文字,却又狡猾模糊,是为不写之笔。

我们很多人在少儿时代都做过扑蝶游戏,所以读到这儿也未觉出有何不妥,抛开文本,且不论蝴蝶是益虫或害虫,在传统文学里,蝴蝶是美好自由的象征。庄子于梦化为蝴蝶,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悲剧结尾,主人公双双化为蝴蝶。写到这儿,我只想表述,扑蝶,对于游戏者来说,可能是一场恣意欢娱,而对于蝴蝶来说,却是最恐怖的灾难。葬花是怜惜,扑蝶是灭绝,就是在影射这个道理。

“研红”索隐派强调宝钗先是蹑手蹑脚,扑蝶不成,又听墙角,继尔使个“金蝉脱壳”离间之计,嫁祸于黛玉,引黛玉与小红互相猜忌,这种猜忌,直接导致了黛玉对小红的种种不信任,八十回后文能否有黛玉小红“内斗”?主子与下人斗?不好定论,小红有上位的可能性,因为她攀上了凤姐这一高枝儿(义女)。当然,这番理解也可,作者设定宝钗的性格是个矛盾体,在“大观园”这个社群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复合的。《红楼梦》这部书很奇怪,正书反观,方识滋味,文本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和谐府邸,背后倒隐藏明争暗斗机关算尽。

一部书,一石二鸟一喉二歌,草蛇灰线隐伏脉千里,隐写明亡清兴历史,书面游戏书底运化,宝玉之情皆由钗黛,石头至坚没过于斯,宝玉至贵影射玉玺,天下纷扰始于亡争,情则黛珂事由钗起,宝玉出走新君易位。

数节可使看官于纸上,能耳闻目睹其音其形之文,脂砚斋重平(评)《石头记》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而斯: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2018.12.14日晚兴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