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骥才市井小说的传奇艺术特色一程煜

(2018-12-11 06:06: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坛诗话
冯骥才市井小说的传奇艺术特色一程煜

摘 要:冯骥才是当代文坛上非常重要的作家,他在作品当中选取具有市井特色的奇人奇事,以此展示天津卫特色的市井社会,充分表现了这些不平凡人的人生追求,并且在每个故事背后都意蕴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

关键词:冯骥才 传奇 特色 故事

中国古代小说中有一种常见的文学样式就是传奇,是 “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冯骥才的天津卫传奇就是重要的一个。他以自身对天津地域文化的熟知,向读者展示了各色传奇人物,让读者对这片土地的一切充满兴趣。

一、冯骥才选取市井奇人的文学标准

冯骥才笔下的奇人能生存在天津卫这个五方杂处的地域中,是因为他们各具 “绝活”,由此引发出一段段的“传奇”故事。作家选取的都是具有天津卫码头特色的市井奇人,并赋予他们共通的性格,体现出共同的人生追求,充分表现了天津特色地域孕育出的共通性格,让我们一下子能读出这些人物只能是来自于天津卫码头,但由于职业或行业特点的不同,这些人又拥有着不同的个性,在确定这些主人公时,作家有意地挖掘出了那些普通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通过这些闪光点来表现平凡人中的“非常人”特色。

正如在他作品中所选取的手艺人都是具有超乎寻常的技能的,身上怀着某种谋生技能的特色手艺人,他们大都是通过在社会的长期实践中传承了祖传下来的家族手艺,并将这手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旧的天津卫码头,生存的压力相当大,手艺人们作为晚清天津城市中的底层小生产者,手上必有绝活,才能“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他们立足于此,改善他们的生存境况的唯一办法就是超常的技艺,进而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冯骥才笔下的手艺人们都有着神乎其神的技艺。如他所描写的泥人张,不仅会捏泥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捏泥人的技巧没人能比,“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但即使是手艺人们拥有了这么高的技能,也依旧努力磨炼技艺,以能更好的练就出与其他手艺人所不同的技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如作家所书写的泥人张不断出入戏院、饭馆,通过观察人间百态来搜集制作泥人的素材。

冯骥才笔下的手艺人在为人处事上,都能适应时代变化,总能在危机来临时转危为安,为自己赢得好的生存局面,其实也间接体现了他们奇特技能优势。

正是由于手艺的出众,使得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的自信,如泥人张“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泥人张“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反击他的挑衅,这充分表现出这些手艺人的自信,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不需要阿诀奉承权贵,看他人的脸色过活,凭借他们的手艺立足,表达了作者对手艺人的自立和自尊人格的赞美和褒扬。手艺人们面对尊严受到蔑视,会不自觉地进行还击来赢回自尊。

冯骥才在选取上述作品人物时,还选取那些能体现文物化和史俗化的人物。这些文物化和史俗化的东西,对于我们现代的读者而言就是一种传奇。如《神鞭》中傻二的辫子,代表了我中清代特色,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的象征。冯骥才的《神鞭》其实是在想让读者明白一个道理,即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势必会引发国人的思考,从而转变我们的思想,并有利于民族发展。如《三寸金莲》中戈香莲的小脚被人们追捧,但小脚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成为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作家在描绘戈香莲的故事时,说明了戈香莲坚

决不让女儿裹脚,其实表现了她与旧习俗的彻底决裂,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的传统文化对人的束缚。作者选取的这些史俗化与文物化是对历史的一种反观,其旨突出传统文化对人的抑制与束缚,从而表达了作家强烈的忧患意识,以此警示读者不能忘本,令我们深深的思考。

二、冯骥才市井传奇的情节结构特色

情节的设置在冯骥才的小说中主要体现在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联系。在小说中,所谓表层结构,就是在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下,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一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而深层结构则是在表层结构后面,表达出的对那些超越特定社会环境、特定人物故事的人类永恒主题的探索的动态关系结构。

表层结构在冯骥才的小说中是作家精心组织起来细小的生活事件。通过这些生活事件,表现出每个主人公不同于常人的特性,鲜明地展示出他们的“传奇性”。并将隐藏在这些表层的生活事件后的思想意义充分表达。即深层结构是作家意欲揭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同时也表现出作家对那些奇人们人生追求的赞许。如他的创作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选取了生活中的民俗纠葛,并以此升华为艺术情节,让作品充满独特的魅力和深层的文化底蕴。作者选取的两个人物形象带有象征意味,高女人“鹤立鸡群”,矮男人有“武大郎”之称,但他们结婚了,外表上的不协调引起了周围群众的关注和议论,就连小孩们一见到他俩就哄笑:“扁担长,板凳宽……”。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揭示了人们传统思维模式,冯骥才通过表层结构,挖掘出了受中国封建文化影响下的民俗婚姻心态。

除此之外,冯骥才在小说中擅长运用小的悬念故事。如在《三寸金莲》中这种悬念就处于重要地位。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有意将情节设置得具有一种悬念性。戈香莲当初放走的女儿莲心竟然是天足会会长牛俊英,这种安排让读者惊异,因为我们没有想到那个成天与戈香莲对着干的大脚姑娘竟是她的女儿“……我是带你的小老妈……你娘就是那天跟你比脚的戈香莲!”这样安排是让读者更为深刻地接受 “奇事”。而当牛俊英知道亲娘为了让她逃过裹脚才把她托付给牛五爷后,戈香莲已经去世了,母女二人再也无法相见。这里的悬念的设置,增加了情节的复杂度和可读性,也赋予了作者的深刻寓意:小脚派与天足派代表了社会旧与新的变换,时代潮流不可逆转,很多人在这其中受到冲击,但在这冲击背后孕育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希望,对于我们当今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肖佩华:《现代中国市民小说的传奇美学品格闭》,《江淮论坛》,2005,6。

[2] 冯骥才:《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1年。[3] 张文东、王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黎煜,1975—,女,汉,贵州遵义人,本科,讲师,工作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2018.12.11日晨6.06分兴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