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追梦.《红楼梦解读之[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文字》

(2018-12-10 21:26: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坛诗话
红楼追梦.《红楼梦解读之[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文字》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谩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是《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金陵十二钗正册最末人物秦可卿的判词,判词嵌在一幅画上,画上是[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大家知道,《红楼梦》中描述人物多达几百位,而其中最具神密色彩,当属秦可卿了。关于秦可卿这个人物,历来褒贬不一,众说分岐,争议难断,解析秦可卿,是研究《红楼梦》重要环节。

认为褒者,观点大都来自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对秦可卿的评价,第五回原文:[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老祖宗的话儿,当然有份量。[甲戍侧批:借贾母心中定评。]

从另一方面,看看众人评价:[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

问题是,《石头记》第十三回回前总批,另有如下一段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根据这条批语,我们知道原文有“天香楼”一段叙述,记录有秦氏可卿的一些文字,但由于某种原因被删去。具体内容,批书人未作太多透露,只有“遗簪”、“更衣”二句,而“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是说删去不少,只剩十页,感觉也是憾也。

那么,这条批语可信吗?

有好多“红研”者认为这是批书人脂砚斋在故意模糊烟云,也就是不认为原文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文字,对于秦氏可卿的看法,同贾母的评价如出一辙,更有“红研"者,他们认为作者曹雪芹写完《红楼梦》了,后来自己狠心删去八十回后文,取“断臂”之美,这种脑洞过于荒诞,不敢苟同。我曾读过一篇知名专家写的解读书籍,书中讲曹家败势后,雪芹著书,无意打理家族事宜,以致贫困,某冬日,无柴薪,雪芹妻搜手稿引火取暖,至后文一炬。读到这儿,我真是晕,雪芹为书付出血泪几十载,其妻视而不见?

闲言少叙,为了能更准确了解秦可卿这个人物,我们将书翻至第八回,最末有这么一段关于秦可卿父亲秦业的叙述,讲的更是秦可卿身世:[……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这段文字是说可卿并非秦业亲生女儿,由养生堂抱来的。养生堂,古时官家在各地设置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

第五回写到宝玉进宁国府至秦氏卧室,出现的一次古怪描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的一副对联,……。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冒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这段文字可谓“大张旗鼓”描述秦氏可卿生活奢侈,不乏夹杂淫荡之风,嘲讽之意。一位出身养生堂的弃婴,摇身一变,成了安享尊贵之人。武则天、赵飞燕、安禄山、杨太真、寿昌公主、含章殿下、同昌公主,这些都是高贵血统之流,又属淫邪之辈,作者如此堪废苦心设计,大抵让读者识到秦可卿淫荡之欲实非一般。

第十三回,秦氏托梦给凤姐,文本[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读者对这段托梦文字,大都感到莫名其妙,有“人之将死,其言亦善”之嫌。其实,不知大家通透没有,正是这段托梦遗嘱贾家后事一二,批者脂砚斋感其"至死"也为贾府另寻"退步”,故令“芹溪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文字,不堪形象,大转折矣。

脂批几次提及秦氏自缢地点~~天香楼,书文中也有秦氏死后设祭坛于天香楼以及秦氏判词画面解说“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另,从焦大醉骂“爬灰”被塞马粪、秦氏死后贾珍痛不欲生的情态和大操大办丧事,秦氏丫鬟瑞珠触柱而亡、秦氏突然亡故使贾府上下“无不纳罕”,可以猜测秦氏与“爷们”(贾珍?)有暖昧关系,某日隐蔽天香楼行“好事”,却不想被“毛手毛脚”的丫鬟瑞珠撞破,于是惊了尤氏、贾蓉,事态进一步扩大,秦氏遂羞而自缢,结束了这桩“情案”。尤氏(犯了旧疾?)、贾蓉(出门在外?)在秦可卿亡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及三日后开丧时也并未有啥支使,全凭“珍大爷一个人张罗”,原文:[此时,贾珍恨不得代秦氏之死]。家丑不可外扬?脂批中讲到的“遗簪”、“更衣”便是暴露马脚的两项重要证据。

这样说,《红楼梦》旧稿实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文字,并非批者脂砚斋等人故弄玄虚。我们现在读到的《红楼梦》是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之后宏篇巨作,创作过程辛酸疾苦可见一斑,增删一、二次文本很可能已流传出去,批书人脂砚斋用“删却天香楼”是解释此本与前期本子不同之处,另已写完,不便更改,辟如秦氏卧室奢侈描述不出大格可以保留。这种大刀阔斧的删改,着实影响了作品中人物形象走势,秦可卿的评鉴渐趋于良善静美,违背作者初衷设计,刀斧之痕犹存,临了匆忙补丁添乱,故神秘也。

太虚幻境有新制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对应金陵十二钗,“好事终”对应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家业不振,贾敬执掌贾府时就已诸病百出,固难卸其责,但最大的罪孽还不是贾敬,现今宁国府谌乱才是荣宁二府走向最终败落的罪魅祸首。秦氏可卿,荒淫邪荡,屡屡出险,终命丧天香楼,是文也,“焦大醉骂”亦可佐证,只是未知天香国色的秦氏可卿与族内哪位男子逆天有染,这位神秘的“爷们”穿竟是谁(贾珍?),留给红研者又一个待解之谜。
正是:一场幽梦同谁诉?千古情人独我知。
2018.12.10日晚兴安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谩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是《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金陵十二钗正册最末人物秦可卿的判词,判词嵌在一幅画上,画上是[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大家知道,《红楼梦》中描述人物多达几百位,而其中最具神密色彩,当属秦可卿了。关于秦可卿这个人物,历来褒贬不一,众说分岐,争议难断,解析秦可卿,是研究《红楼梦》重要环节。

认为褒者,观点大都来自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对秦可卿的评价,第五回原文:[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老祖宗的话儿,当然有份量。[甲戍侧批:借贾母心中定评。]

从另一方面,看看众人评价:[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

问题是,《石头记》第十三回回前总批,另有如下一段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根据这条批语,我们知道原文有“天香楼”一段叙述,记录有秦氏可卿的一些文字,但由于某种原因被删去。具体内容,批书人未作太多透露,只有“遗簪”、“更衣”二句,而“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是说删去不少,只剩十页,感觉也是憾也。

那么,这条批语可信吗?

有好多“红研”者认为这是批书人脂砚斋在故意模糊烟云,也就是不认为原文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文字,对于秦氏可卿的看法,同贾母的评价如出一辙,更有“红研"者,他们认为作者曹雪芹写完《红楼梦》了,后来自己狠心删去八十回后文,取“断臂”之美,这种脑洞过于荒诞,不敢苟同。我曾读过一篇知名专家写的解读书籍,书中讲曹家败势后,雪芹著书,无意打理家族事宜,以致贫困,某冬日,无柴薪,雪芹妻搜手稿引火取暖,至后文一炬。读到这儿,我真是晕,雪芹为书付出血泪几十载,其妻视而不见?

闲言少叙,为了能更准确了解秦可卿这个人物,我们将书翻至第八回,最末有这么一段关于秦可卿父亲秦业的叙述,讲的更是秦可卿身世:[……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这段文字是说可卿并非秦业亲生女儿,由养生堂抱来的。养生堂,古时官家在各地设置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

第五回写到宝玉进宁国府至秦氏卧室,出现的一次古怪描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的一副对联,……。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冒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这段文字可谓“大张旗鼓”描述秦氏可卿生活奢侈,不乏夹杂淫荡之风,嘲讽之意。一位出身养生堂的弃婴,摇身一变,成了安享尊贵之人。武则天、赵飞燕、安禄山、杨太真、寿昌公主、含章殿下、同昌公主,这些都是高贵血统之流,又属淫邪之辈,作者如此堪废苦心设计,大抵让读者识到秦可卿淫荡之欲实非一般。

第十三回,秦氏托梦给凤姐,文本[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读者对这段托梦文字,大都感到莫名其妙,有“人之将死,其言亦善”之嫌。其实,不知大家通透没有,正是这段托梦遗嘱贾家后事一二,批者脂砚斋感其"至死"也为贾府另寻"退步”,故令“芹溪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文字,不堪形象,大转折矣。

脂批几次提及秦氏自缢地点~~天香楼,书文中也有秦氏死后设祭坛于天香楼以及秦氏判词画面解说“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另,从焦大醉骂“爬灰”被塞马粪、秦氏死后贾珍痛不欲生的情态和大操大办丧事,秦氏丫鬟瑞珠触柱而亡、秦氏突然亡故使贾府上下“无不纳罕”,可以猜测秦氏与“爷们”(贾珍?)有暖昧关系,某日隐蔽天香楼行“好事”,却不想被“毛手毛脚”的丫鬟瑞珠撞破,于是惊了尤氏、贾蓉,事态进一步扩大,秦氏遂羞而自缢,结束了这桩“情案”。尤氏(犯了旧疾?)、贾蓉(出门在外?)在秦可卿亡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及三日后开丧时也并未有啥支使,全凭“珍大爷一个人张罗”,原文:[此时,贾珍恨不得代秦氏之死]。家丑不可外扬?脂批中讲到的“遗簪”、“更衣”便是暴露马脚的两项重要证据。

这样说,《红楼梦》旧稿实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文字,并非批者脂砚斋等人故弄玄虚。我们现在读到的《红楼梦》是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之后宏篇巨作,创作过程辛酸疾苦可见一斑,增删一、二次文本很可能已流传出去,批书人脂砚斋用“删却天香楼”是解释此本与前期本子不同之处,另已写完,不便更改,辟如秦氏卧室奢侈描述不出大格可以保留。这种大刀阔斧的删改,着实影响了作品中人物形象走势,秦可卿的评鉴渐趋于良善静美,违背作者初衷设计,刀斧之痕犹存,临了匆忙补丁添乱,故神秘也。

太虚幻境有新制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对应金陵十二钗,“好事终”对应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家业不振,贾敬执掌贾府时就已诸病百出,固难卸其责,但最大的罪孽还不是贾敬,现今宁国府谌乱才是荣宁二府走向最终败落的罪魅祸首。秦氏可卿,荒淫邪荡,屡屡出险,终命丧天香楼,是文也,“焦大醉骂”亦可佐证,只是未知天香国色的秦氏可卿与族内哪位男子逆天有染,这位神秘的“爷们”穿竟是谁(贾珍?),留给红研者又一个待解之谜。
正是:一场幽梦同谁诉?千古情人独我知。
2018.12.10日晚兴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