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將军李存葆先生:永远激情的吟唱高昂的人生旋律一尹燕忠

(2018-12-02 06:01:24)
标签:

杂谈

作家將军李存葆先生:永远激情的吟唱高昂的人生旋律一尹燕忠

有着少将军衔的作家 李存葆老师, 乡音未改,还是那一口浓浓的山东腔,一身军装带着军人的虎虎生气,虽年过知天命并担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但仍饱含激情,笔耕不辍,这就是当年曾以《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而风靡一时的军旅作家李存葆,作家坦言近些年改变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走上了文化大散文的写作,用作家自己的话说,这叫变一种调子歌唱。他创作的《我为捕虎者说》、《鲸殇》、《祖槐》、《沂蒙匪事》、《飘逝的绝唱》等作品相继获奖,并在中国

  他说,我刚当兵时学炮兵指挥专业,军里组织考核时,我得过计算兵第一名。一次团里举办通讯报道学习班,训练队决定让一位能写会画的高中生去。开学那天他生病了,队长就让我去。在学习班学了4天,我写了3篇小稿,发表了两篇那时候发篇文章是很难的。从此团政治处便让我转行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高山下的花环》之前,就有近百万字的作品发表,单是诗歌就有500余首。当初走上文学创作的道我在部队文工团当过多年编导,写过两个大话剧,本来我是喜欢编故事的,但现在我不大愿意编造了。有人说现在凡是人类能想到的事情都发生了,人们想不到的也发生了。当今的社会太复杂了,一般的小说很难概括。近距离看生活往往看不透,我就先写点历史方面的散文。这样写作能使我更自由一点,理智一点,过几年回过头来编故事写小说,也许效果会好些。
  其实写散文比写小说付出的精力更大。将没有呼吸没有知觉的汉字小方块,排列成稍大一点的方块,并鼓捣得活蹦乱跳,明智达理实在不易。假如后人选编今人的《古文观止》,如果当今哪位作家有一篇作品入选,那就很值得庆幸,如果能选上几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家了。写小说,每天能写六七千字,写散文每天最多只能写2000字。我的散文都是一句一句抠出来的。

  

  影响我作品气质的,我觉得主要是山东尚武、强悍的民风和我从军的经历,在《鲸殇》、《大河遗梦》、《祖槐》、《飘逝的绝唱》里,我都是饱含激情,用自己的良知和心灵的高度去写我的散文。因为散文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奢侈品,也不仅仅是一种花瓶式的点缀。散文贵在真诚,散文必须与小农经济生发出的乌托邦意识绝缘,散文应避开无病呻吟的痛苦状,也应远离那种甜得令人发腻的小布尔乔亚的矫情我们的散文应该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也应该更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种种困境。散文里应该有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应该有作家的正义和良知。

  

  多读一些书,多寻找一些创作范本进行研究;多感受一些生活,让现实生活激活自己的思绪。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然重说历史就失去了意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的真理,一直为中国真正的文人所奉行,散文对作家的文字功力要求极高,一个作家要力求能操几种笔墨,不能只用一种调子唱歌。要求新求变,先练好基本功。但万变不离其宗,贯穿作品的,还应是创作的激情。

  
李存葆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算是对自己多年创作心得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勉励:历史对文章的筛选极为苛刻。这种筛选愈是严酷,对真正的文学家则更具吸引力。也许我们倾毕生心力也难留下一篇为后人称道的文章,但我们仍会像苦行僧那样的探索写作。

20018.12.2日早6.02分于兴安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