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燕忠散文系列散文《忆老屋》

(2018-11-02 22:53:30)
标签:

杂谈

尹燕忠散文系列散文《忆老屋》

• 《忆老屋》

原创: 芳菲书院  芳菲华年原创文学  今天
作者:尹燕忠

我出生在两间小趴趴石屋里。

我姊妹五个住一起不方便,后搬我伯父屋里也两间里住。

我家房共5间,有三间是文革中建成的。房子是大队石匠组建的,砸地基上材料上梁上檩都管三顿饭,弄八至十个菜,得叫他们喝酒。酒是瓜干酒,那时生活难,石匠轻易捞不到机会,有这机会就大吃海喝,有醉了的有哭的有笑的,主家不敢吱声。掌线的急的跳高。房不等上顶,刚卖一年养成的大肥猪卖了三百多元钱,想留点过年都不行,那年月真苦的让人掉泪。

俺弟兄仨先后结婚,我和老二就上大爷房上住,我住北屋,老二住东屋,老三住西院二间房。

我结婚是七九年,庄乡都来贺喜。有儿子亮是80年阴历九月二十三日,都来喝喜酒,后来就分了家,住不下了又不清净。

公社经管站王长录站长来俺庄在大门碰到我说,燕忠,你盖房要地基吧,写个申请就行。

我听了很高兴,就写了申请书交大队里,大队说可以,我就趁热请了庆珠四哥书记和主任燕平哥。

我给燕平哥说,二哥怎么还没批呀,再一天我请您班子喝一场。

二哥说,兄弟,你这一说比扇我一巴掌还厉害哩!

后就在北园郑家园屋给划地,共3分多点地,上边净有6个猪圈,还有9个粪沤坑,不少费劲,但终于有了盖房的窝。

我得感谢王长录,宋庆珠,尹燕平老兄,还得感谢张永明,李建顺,汤学荣叔们,他们各借给我100元,后来又在宋庆荣五哥那里贷款3oo元,付了房费买了砖和梁檩。

1985年我当上了栾湾区委代理秘书,包给姥娘们的石工砌垒,我抽空干点,区里也忙,我推土,区委书记吴承玺大哥给我拉车子,让我感动,使我在区里使劲更拉套。

那年全县开农村会栾湾区发言15个,吴书记脸上有光。

盖屋不易,我和召云从坑里抬大石运土垫坑,先后忙了两年才弄好。这使我想起作家高晓声写的《陈奐生进城》和《李顺达造屋》的事来,农民不易,令人涕泪。

我搬进县城九年了,回来还住这个屋,这个村要全迁了,我拍了照片。

老屋,三十多年的老屋,大爷家的百年老屋,我永远记住你,那里孕育了我的生命,繁衍了子孙后代。

呵,永远的故里小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