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劈啦嗓子先生走好啊*—悼评书艺人单田芳先生作者: 赵峰
我从小就听说书
听说书比读书还早不少
走街串巷的艺人
就是在一个接一个运动里
嘴也没闲着
让昏暗煤油灯夜晚
又多了很多热闹
还有明天对下文的期待
拴扣子、抖包袱
弄这一套的都会
我儿时听的是山东琴书《平原枪声*马英传》
边说边唱的那种
不过他唱的说不上多好
每天结尾的“雷”埋的却很好
一村人都睡不好觉
等着第二天分解
规矩的听说书
是从广播里听的《大刀记》
还有《渔岛怒潮》
薛中锐那是搞话剧的
声腔比乡间的野场子好多了
再后来就在广播里听刘兰芳
在电视里看田连元
听了单田芳
还有袁阔成
刘兰芳胸腔的功放好
《杨家将》、《岳飞传》
把人耳朵都拉直了
听多了就有了比较
中国说书的要数袁阔成先生最好
田连元的滋啦嗓子很特色
单田芳的嗓子劈啦
像是吃多了辣椒
评书没大新玩意
不是厮杀的冷战就是血腥屠杀
要么就是皇宫里下跪
还有背后撕咬
陈腐的像个垃圾场
也像是一裹就八九十年
刚刚破开的缠脚的布
老远就被熏个踉跄
喜欢单田芳是他的声音
听他说《隋唐演义》
讲《混世魔王张作霖》
瓦岗寨的诸位杀手他描绘的
很生动很形象
说张作霖那个败家儿子
小六子也刻画到了家
不是抽大烟
就是嫖娼
能挖到这
这书也就有了深度
说书唱戏讲究字正腔圆
可单田芳没有一个字是囫囵的
都碎成了几瓣
也居然那么多人喜欢
这大腕辣椒面子
没有白吞
唱戏的周信芳也是
坏了嗓子就坏唱
成就了麒派这个新品种
单田芳也如此
走偏了
反而走得更远更高
让更多艺人需要咂摸
随行就市的真理
不需要悲伤
单先生八十四岁了
他发的丧
乡下叫
喜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