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原创]樯橹帆影碧空尽,惟见清河浊水流作者: 青苑居士
樯橹帆影碧空尽,惟见清河浊水流
长空万里,惠风和畅。前天去市里公干归来,当车行驶到小清河公路大桥上时,透过车窗,循河放眼,满目苍凉,一片沉寂。当年,这条曾被誉为山东境内黄金水道的小清河,现在却变成了一条臭水沟。昔日那:金鳞逐波、沙鸥戏水、商旅舟楫、百舸争流的热闹景象已风光不再,不由得心头掠过一丝悲伤,随口叹道:樯橹帆影碧空尽,惟见清河浊水流。
清河之名始于唐朝。此前,因黄河浸淤,东平以西的济水河道已经消失,山东境内的荷水、汶水仍循济水故道汇流入海,所以唐人改称清河以别于古济水。宋朝南迁后,依附于金朝,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被册封为“齐帝”的刘豫,为巩固其地位,在济南东泺水(源于趵突泉)入清河之处(泺口)屯土筑堰,导济北及华山湖之水入海,堰南称小清河,堰北清河改为大清河,才有了大小清河之称。
小清河,自刘豫屯土筑堰涌泺水东流始,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决口,小清河屡遭淤塞,历代虽有整治,但仍屡浚屡塞,时兴时废。其中,清光绪十七年、十八年(即1891—1892年),通过疏浚、展宽、筑堤、裁弯等工程措施,从济南黄台至海口羊角沟全线贯通,使中断了一百七十余年的小清河再次恢复通航。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小清河的治理十分重视,进行了多次清挖疏浚及大量的河道控导工程建设,并逐步形成了集排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种功能的造福人民的小清河。
说到小清河不能不说它的航运功能。小清河自清光绪年间治理清挖恢复航运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是山东境内的一条“黄金水道”,对济南开埠繁荣和山东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概离我们家三四公里的地方有个码头——岔河码头,那里设有小清河航运转运站,当年是我们那个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辐射周边几个县市,货场大约有几平方公里之多。沙石钢铁、竹木建材、粮棉丝麻、煤炭食盐、生产生活等各类货物应有尽有。我们小时侯经常到码头玩耍,到那儿简直就像到了都市一般,眼睛不够使的。走到离河不远的地方就能透过岸边垂柳看到白帆点点、樯桅林立;河岸上送货、提货的车水马龙。走近河套,就能看到舟楫如梭,一艘艘汽船拖着连接在一起的十几条木船“长龙”,汽笛长鸣;码头上装卸货物搬运工熙来攘往。那时候虽然有了些汽船,但间或还有用长篙撑的那种木船(叫对槽)游弋于河道;靠长篙撑舟逆水行驶的船只扯满风帆,还要雇佣纤夫在河的两岸一步一步的往前拉;劳动号子响彻河道,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曾在邻居家看到以前扫盲“识字班”用的少前无后的语文课本,里边有这样一篇课文:“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土壤好,遍地大豆和高粱……”。那时候我们以居住在小清河岸边引以为豪。可是,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流域内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内,使小清河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沿岸地下水系也受到了污染侵袭,她也就逐渐舟楫不通,鱼虾绝踪,1996年彻底断航。从而黄金水道也成为了历史,原来那自豪感也就荡然无存。
山东省政府为了治理小清河,早在1991年就发布了《小清河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1995年又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重新颁布了《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治理,情况虽有好转,但是仍未能尽如人意,臭水还是依旧。前不久,看到一条信息:山东省为全面实施“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促进全省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加快生态省建设,出台了《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拟对小清河流域60多家造纸企业实行关停,对5家造纸集团实行限产。我想对那些排污大户的“企业家”们说,你们要拿出点“家”的风度来,不要求一己之利,牺牲环境,殃及后世,切实为子孙留下蓝天碧水!只有靠全民努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小清河污水才有望得到控制和根治,再现小清河一渠清水秀丽风景的时间也就不会太远。
清河之名始于唐朝。此前,因黄河浸淤,东平以西的济水河道已经消失,山东境内的荷水、汶水仍循济水故道汇流入海,所以唐人改称清河以别于古济水。宋朝南迁后,依附于金朝,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被册封为“齐帝”的刘豫,为巩固其地位,在济南东泺水(源于趵突泉)入清河之处(泺口)屯土筑堰,导济北及华山湖之水入海,堰南称小清河,堰北清河改为大清河,才有了大小清河之称。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小清河的治理十分重视,进行了多次清挖疏浚及大量的河道控导工程建设,并逐步形成了集排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种功能的造福人民的小清河。
说到小清河不能不说它的航运功能。小清河自清光绪年间治理清挖恢复航运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是山东境内的一条“黄金水道”,对济南开埠繁荣和山东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概离我们家三四公里的地方有个码头——岔河码头,那里设有小清河航运转运站,当年是我们那个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辐射周边几个县市,货场大约有几平方公里之多。沙石钢铁、竹木建材、粮棉丝麻、煤炭食盐、生产生活等各类货物应有尽有。我们小时侯经常到码头玩耍,到那儿简直就像到了都市一般,眼睛不够使的。走到离河不远的地方就能透过岸边垂柳看到白帆点点、樯桅林立;河岸上送货、提货的车水马龙。走近河套,就能看到舟楫如梭,一艘艘汽船拖着连接在一起的十几条木船“长龙”,汽笛长鸣;码头上装卸货物搬运工熙来攘往。那时候虽然有了些汽船,但间或还有用长篙撑的那种木船(叫对槽)游弋于河道;靠长篙撑舟逆水行驶的船只扯满风帆,还要雇佣纤夫在河的两岸一步一步的往前拉;劳动号子响彻河道,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曾在邻居家看到以前扫盲“识字班”用的少前无后的语文课本,里边有这样一篇课文:“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土壤好,遍地大豆和高粱……”。那时候我们以居住在小清河岸边引以为豪。可是,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流域内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内,使小清河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沿岸地下水系也受到了污染侵袭,她也就逐渐舟楫不通,鱼虾绝踪,1996年彻底断航。从而黄金水道也成为了历史,原来那自豪感也就荡然无存。
山东省政府为了治理小清河,早在1991年就发布了《小清河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1995年又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重新颁布了《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治理,情况虽有好转,但是仍未能尽如人意,臭水还是依旧。前不久,看到一条信息:山东省为全面实施“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促进全省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加快生态省建设,出台了《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拟对小清河流域60多家造纸企业实行关停,对5家造纸集团实行限产。我想对那些排污大户的“企业家”们说,你们要拿出点“家”的风度来,不要求一己之利,牺牲环境,殃及后世,切实为子孙留下蓝天碧水!只有靠全民努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小清河污水才有望得到控制和根治,再现小清河一渠清水秀丽风景的时间也就不会太远。
前一篇:瞻眺天门一张宗旭一尹燕忠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