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 |
朋朝时,学宫分官学和民学两种,民学又有私意乡学与家学(私孰)之分。在乡学就读的学生称庠生,官学有州学、县学、府学,在京城设太学或国子监。州县学、府学学宫亦叫泮宫。入学前的士子须应童子试一小试,小试要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筛选后,应试童生获取之人,谓考中秀才,后按名次或籍贯,分配到府学戓州县学,正式入泮为学宫之生员。入学新生,名曰附生,待几经岁科考之后,成绩优者得补增生或廪膳生。增生和廪膳生名额由朝廷钦定,该两生均可享受官府补贴。学中教官,一正一副,为国家指定,进士出身者任府学教官,名曰教授,正八品官。学贡出身者,任州县学教官,正曰教谕,副曰训导,从八品。
秀才何时出学,有二途,一为乡试中试,一为五贡。贡者,入京师国子监。不得二途者,终身为学附生,无出学之日,无做官机会。
国子监生员来自五贡,曰副贡,乡试只得副榜,为备取生,不得参加会试者。曰岁贡,明代每岁由府学贡二人,县学贡一人。开始时取学行优者,后来只取廪膳生中年资最深者。曰恩贡,遇国家庆典或登极诏书开恩之年,以其年应贡生改为恩贡。曰拔贡,明代称选贡,以廪膳生充之。清乾隆改制为12年一次,每县只一人。曰优贡,明代称监贡,贡于国子监肄业生,不经乡试会试,将学员中有为之士考取送部,酌量任用。五贡者得拔贡者,可参加廷试,以七品小京官或知县,教职,分别任用,优贡在清同治时,许与拔贡一体朝考,上得知县,下得教官。副、恩、岁三贡,仅得教官之希望。当然,得五贡者还都有应乡试的权利。
2018.6.3日中午于写作办
入选《中国风诗刊选稿》和《新浪好博文》和《文艺荟萃苑》和《作家之路》及《新浪好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