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二月河作序评价长篇历史小说《张三丰》:绘制了

(2018-05-29 08:55:56)
标签:

转载

    李白《南都行》称赞南阳“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南阳作家群人才辈出,佳作纷呈,南阳市卧龙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卧龙区作协主席陈春建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张三丰》,二月河作序评价,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现转以原文,供二月河作品爱好者欣赏。——育阳子
《还原真实的张三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影视剧《太极张三丰》《少年张三丰》的播出,不少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才知道明代有位武学泰斗张三丰。之后,学术界开始搜集和研究张三丰的遗迹和史料。
翻开明史,方知一些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的张三丰,多为戏说。张三丰入道后,不进宫门,不喝酒吃肉,不谈情说爱,不淫欢作乐,严守道家的清规戒律。而一些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却把他写成一个和凡人无二的道人,无疑是歪曲了张三丰的形象。还有的小说为吸引眼球把张三丰写成皇帝的幕僚,明显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以讹传讹,颠倒是非,极大地误导了后人对张三丰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明史》表明,明代确有一些道人已经严重地世俗化了。他们出入公卿之门,与士大夫和上层社会人士密切交往,动辄计交利益的厚薄,又无诚心办事,甚至喝酒吃肉,娶妻生子,淫欢作乐,耍流氓无赖,背离了道人的戒律和宗旨。
然而,张三丰却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始终坚持弘道传教,济世度人,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明代皇帝朱元璋、朱棣屡屡遣臣访求张三丰,并大兴武当山,敕建遇真宫拜候,终未如愿。《二十四史》中,很少有道士不以被皇帝诏见为荣,而张三丰却不忘初心,隐而不见,富贵尊荣不动其心,其品格之高尚,令朝野上下为之赞叹、敬仰。张三丰道德崇高,元微莫测,隐世济世,高真上圣,莫过于此。他是中国600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高道,也是继吕祖之后最富有传奇性和艺术光彩的道家人物。于是在全国各地为张三丰建庙、塑像,供奉他为“真仙”“真君”,顶礼膜拜。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若不了解一个真实的张三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陈春建同志怀着一种使命感,沿着张三丰的行迹,遍历辽宁、云南、湖北等地,采访了许许多多道人、民间老艺人,收集了大量的素材,翻阅了大量的史料,经过归纳整理,去伪存真,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张三丰》,旨在弘扬社会道德,弘扬仁爱精神,唤起社会对生命的关爱。
小说成功地刻画了张三丰的形象,他说话含蓄谦和,风趣幽默,往往以童真般的言行,出人意料地解决了不可思议的难题,显示出巨大的神通和高超的本领,似疯似癫中隐藏着无限的机智,让人在惊讶和笑声中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小说还成功地塑造了张云庵、张广德、郭芳实等一系列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绘制了明代大幅风俗画卷。总之,这是一部好看的书,引人入胜的书,教化众生开启智慧的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月12日第7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