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坛诗话 |

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这比较的易于描写,但若在书中是一个可恶或可笑的角色,在现在的中国恐怕大抵要认为作者在报个人的私仇一叫做“个人主义”,有破坏“联合战线”之罪,从此狠不容易做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见切合的了。但因为“杂取种种人”,一部份想象的人也就更其多数,更能招致广大的惶怒。我是一向取后一法的,当初以为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倒触犯了一个以上,真是“悔之无及”,既然“无及,”也就不悔了。

况且这方法也和中国人的习惯相合,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向来不用一个羊独的模特儿的。 一鲁迅:《<出关>的“关”》,见《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76一977页。 2018.4.8日上午于安滦河北史鉴办撰文 入选主题《书评与书单》和《诗意秋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