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李 敖: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七)

(2018-03-27 10:43:37)
标签:

转载

 

敖: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七)

 


卞毓方

 [转载]李 <wbr>敖: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七)



 

1935-),字敖之,小名安辰,祖籍吉林省扶余县,出生于哈尔滨。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历史学家、思想家。时事批评家,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被称作台湾第一狂人、斗士、文化顽童

李敖不是堂·吉诃德,他比谁都清楚,在一个专制统治下的孤岛,以个人之力挑战社会,注定了是一场悲剧;最侥幸的结局,也不过是与子偕小与子偕亡。然而,李敖之为李敖,就在于他把一场不可逆转的悲剧,不断导演成卓别林式的喜剧。这才是大本事。这才是大造化。明朝末年,姑苏才子汤卿谋说人生不可不具三副眼泪:第一副,哭国家大局之不可为;第二副,哭文章不遇知己;第三副,哭才子不遇佳人。李敖绝不哭,他遇到不如意的事,不但没有三副眼泪,连一副也没有,连一滴也没有,有的只是顽童般的哈哈一乐。最典型的,莫如坐牢。别人把牢房当作地狱,他却把牢房看作锻炼火眼金睛的老君炉。因此,尽管失去自由,他每天仍然只睡五、六个小时,凌晨三点即起,从不午睡,干什么?看书,思考,写作。你掐断书籍供应线,什么也不准看。行,算你独裁。可是《三民主义》总是可以看的吧?《蒋ZT集》总是可以看的吧?狱方说可以。于是,他就有了一大堆狗屁书。他特意选择坐在马桶上阅读的姿势,那叫以臭对臭,以毒攻毒。攻来攻去,他竟成了"ZT"著作专家。更妙的是,他居然从中偷得不少“天机”,诸如“中华民国亡国论”、“反攻无望论”、“赞成XZ独立论”等等。这些,为他尔后“以国民党之矛,攻国民党之盾”,大揭国民党的老底帮了大忙。难怪李敖要说“天下没有白坐的黑牢”。对他来说,也是“天下没有白读的坏书”。

然而,一场演成喜剧的悲剧,在本质上,依然是悲剧。李敖批评胡适,说他不该为琐事虚掷大有为的精力。同样有人据此批评李敖,说他不该抱定“与子偕小”“与子偕亡”,而应该珍惜才华,为社会撑起更高的天幕。

这就涉及他的时代坐标与历史定位。

毫无疑问,李敖是属于台湾的,他的钻石般的熠熠光辉,是从这个岛屿发出的。别听他总说“我是一个正确的人,活在了一个错误的地方。本来是要去西天取经,结果却沦落成东海布道,并且布得天怒人怨。”又说什么:“我根本不属于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就好像耶稣不属于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一样。我本该是五十年后才降世于大陆的人,因为我的境界,在这个岛上,至少超出五十年。我同许多敌友,不是‘相见恨晚’,而是‘相见恨早’。今天的窘局,只是他们妈妈小产和我妈妈早生的误差。”其实,除了脚下这个岛,哪儿又是他李敖正确的地方呢?“西天”吗?那就请去“西天”好了。对他来说,并不是没有机会。他的长女早在美国安家落户,他在美国的三姐, 也早已帮他争取到移民名额。其他还有各种组织各式人物出面帮忙。李敖铁定不去。为什么?因为他肚里透明:耶稣假若不生于他那个公元一世纪、他那个犹太伯利恒,就不成其为耶稣;自己假若不生于这个时代、这个大陆、海岛,也就不成其为李敖。英雄是活在历史的一切既成事实,而不是活在历史的假设。所以,他要留在台湾不走,以一个“文化基度山”的身份坚守阵地。在这一点上,他比伏尔泰硬气,比拜伦清醒,比大仲马决绝,他是决意忍它百年孤寂,傲然千山独行,与敌手周旋到底。

李敖打算就这样斗斗斗一直斗下去吗?嗯,看起来,战略大体不变,战术却也在不断地调整。譬如,我们读他一九九七年写的“回忆录”,可以看到他的检讨。他说:“我的悲剧是总想用一己之力,追回那浪漫的、仗义的、狂飙的、快行己意的古典美德与古典世界,但我似乎不知道,这种美德世界,如果能追回的话,还得有赖于环境与同志的配合,而二十世纪的今天台湾,却显然奇缺这种环境与这种同志。……”读他一九九八年写的“快意恩仇录”,可以看到他对文化事业的重新定位:“你不必对陨石做什么,如果你不与陨石同碎”;“还是做你的世界性普遍性永恒性生命性的工作吧。”倘若问:什么才是他世界性普遍性永恒性生命性的工程呢?李敖回答就是清算一切人类的观念与行为,并作出结论。哇,这个题目好大!有人责疑:那你不成了上帝,不成了最后审判?!李敖解释:这不一样。上帝是从创造人类开场,到审判人类落幕,他管的是一头一尾;而我,是从中间杀出,负责清场,凡上半场发生的一切,都在甄别、核定、清理之列。所以,上帝尽可在最后审判我, 但在那一天没有到来以前,我却要清算一切,包括上帝先生在内。——怎么这牛皮越吹越大,刚才还是五十年来五百年内的中国文坛,转眼就扩展到整个人类、全部发展史?!是吗,对别人,可能是这样,对他李敖,却不必这么看。到这份上,你总该明白,预支五百年新意也好,预画五千年、五万年蓝图也罢,只不过是李敖的一种脉冲式思维,一种煽情风格。李敖的所谓第一云云,客观说,应是人格凌驾学识,斗志超越才华。——他的最新惊人之举,以新党参选“ZT"的资格, 角逐二000年"ZT"大选,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至于文章,即便在他最为自负的白话文领域,他也称道过唐德刚、柏杨,认为两人的有些文章写得比他还好,足见其尚不乏自知之明。因此,对于李敖预言的惊世大作,我们不妨拭目以待。但同时,我却要强调:李敖的存在本身,未尝不是一篇恣情率性的白话文,值得他的一切亲者、仇者好好鉴赏、剖析。质之海内外方家,不知以为然否?

                           

  1999年


 [转载]李 <wbr>敖: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七)


[转载]李 <wbr>敖: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七)


 

卞毓方先生近日书法习作:

 [转载]李 <wbr>敖: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七)


[转载]李 <wbr>敖: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七)

[转载]李 <wbr>敖: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