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
“文学形式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所谓高级与低级,只取决於作者本人的见识、才力和艺术手腕。”我认为中国的武侠小说源远流长,新派武侠小说更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内容、新的历史见解和成熟的艺术技巧;无视武侠小说的存在,硬将它排斥在文学殿堂之外,这是很不公平的。对於某些诋毁和否定武侠小说的观点,我只能说:“这只能表示那个人在容纳文化方面的心胸不广。他其实也不了解什麽叫做武侠小说;或者他看过的许多武侠小说是荒诞离奇的,这才造成误解。其实武侠小说有好有坏,文艺小说亦是。即使是反映现实的写实小说亦有好有坏,如果作者功力不够、观察力不敏锐的话,他尽管写的是写实小说,还是不能反映现实的。”我认为,作为一种小说流派,武侠小说无疑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朵奇异的鲜花,应当允许武侠小说存在。
关於如何把握武侠小说的主题,以及如何在武侠小说中反映时代精神和创造典型人物,我认为,武侠小说必须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却不可以没有侠气。“侠”是正义的行为,做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事就是所谓仗义行侠。集中社会下层人物的优良品质於一个具体的个性,使侠士成为正义、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时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腐败和暴虐,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和典型性。
怎样才能写好武侠小说?,我以为写好武侠小说并不容易,作者只有具备相当的历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识,并有相当的艺术手段、古文底子,而且还要懂得中国武术的三招两式,才能期望成功。再者,要写好武侠小说,撰写者的创作态度应当端正。我在一九七七年应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的邀情作演讲时,介绍了自已创作武侠小说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时代的历史真实;二是着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我虽然喜爱武侠小说,竭尽心智地创作武侠小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对武侠小说的态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我曾对大陆一度兴起的盲目的泛滥的“武侠热”泼过冷水。一九八五年,我借《文艺报》一隅表示自已的忧虑:“有的部门作了统计,至少有五十多家小报发表我和他人的武侠小说。不少地方的一些报纸转载我的武侠小说,有的加以改写,都未经作者同意。据说有的把两个回目合并成一个回目,甚至有的不是我写的武侠小说,却标上我的名字,以蒙骗读者。我认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应当在文学园地占主要地位;但最近有些小报,从第一版到最後一版全部刊载我或其他作者的武侠小说,这样的路不是越走越窄了吗?”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