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导演的幸福
电影 《芳华》观后
看过电影《芳华》,我不想评价这部片子的优劣,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它撩拨起了那一代人的岁月激情,点燃了那一代人的青春之火,再现了那一代人的难忘经历,重温了那一代人的浪漫旧梦。
许多两鬓斑白,年逾花甲的老者在影院里心潮难平,激动不已地凝视着屏幕,回首往事,老泪盈眶。许多年轻人也被那个年代的火热激情和清纯爱情所感动,留下了深刻印象,应该说,此片已取得了一定成功。
我觉得作家是很幸福的,她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讲述出来,引起那么多人心灵深处的共鸣,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很牛逼的的事儿,这种本事和能耐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很难办到的。
我想,作家写自己最难忘的经历,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会让她最兴奋,最有激情。严歌苓不论是在军区做歌舞团的演员,还是去越战前线当战地记者,都在《芳华》中得以展现,剧本中的人物就有自己的影子,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作家的这种自身的情感抒发和快乐满足是其他人很难享受到的。试想想,你给别人讲自己的故事,会有成千上万乃至上亿的人去看,去听吗?除非你的部下,朋友,,,会碍着面子,不扫你的兴,听你白话,但时间一长,你总说起没完,对人家就是一种摧残和折磨,尤其是你的孩子,你刚讲几句,他们通常会说;“爸爸(妈妈),您又来了,快打住吧!我都听您讲了多少遍了,,,。”
即使你的经历惊心动魄,波澜壮阔,但你不能像作家那样,把它艺术性地表现出来,人们也不会被它所震撼和吸引。
![[转载]作家和导演的幸福 [转载]作家和导演的幸福](//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严歌苓
和作家相比较而言,电影导演更能获得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他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电影这种载体再现出来,让尘封的记忆全都鲜活起来,把往日的旧梦,变成了生动的光影现实,这种偏得和快乐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拍摄的好几部电影,有他童年的美好回忆,有他老年的深沉情怀,在释放自己情感的同时,也吸引了无数观众,这使他非常欣慰和高兴。
电视剧《刘老根》多次出现小乐队演出的场面,赵本山说;“这就是我年轻时候天天鼓捣的事儿,拍摄时,我觉得自己又活回去了。
冯小刚在电影频道《芳华》特别节目上,又是回忆他在文工团的生活细节,又是品尝那个年代最爱吃的糖果,又是和同团战友聊起当年的逸闻趣事,真让人羡慕他有这个福分。不管你当多大的官,有多少钱,你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份滋润啊!
岁月的长河,一去不复返,但作家和导演却能从这长河里打捞出来往日的故事,旧时的景物,让你觉得时光倒流,恍然如梦,唤起你美好难忘的回忆,这的确是让人很羡慕,很敬佩的职业。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起来。
歌德说过;”收藏家是最幸运的。“你不觉得,作家和导演尽管创作过程非常艰辛,但他们拥有无数粉丝,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的同时,又吸引那么多人关注,不也是很幸福的一群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