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读亮剑时,越到结尾越是伤心,竟然面部扭曲的边哭边看了两天,虽然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情节了,但是我还是对都梁是什么样的人非常好奇,恩,不过他既然低调,我也就配合一下,不再三八。
和血色浪漫相比,战争更得我心,因为战争中男人更加的有声有色,而悲怆而凄美的气氛则适合女性幻想爱情。让人发笑的故事看的再多也罢了,可是让人看的痛彻心扉的故事则是会留在内心深处的。
有人说亮剑过于彰显个人英雄主义,有点夸大了李云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似乎整个中国历史受到了他的强烈影响。
我想故事肯定不会一点虚构都没有,如果是,那是纪实文学了。但是不可否认,它绝对没有歪曲历史,歪曲这个人物,只是给作者身上的激情和李云龙的狂傲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它感染了中国那么多人,说明中国目前大多数人其实是向往这种力量,需要这种奔放而朴实的情怀的。中庸之道固然稳妥,但是不能就因此而否认了人性中最珍贵的东西,勇敢,直接,奔放,不曾忘记那硝烟中死去的人的一片真情。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等类似的影片虽然都涉及到了严肃的文革时期,虽然也提到了石光荣对老百姓的感情,但是在小说及电视剧中都将那时的悲剧色彩大大淡化了;然而都梁的这部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我认为就在于他最直接的说出了中国那段忘记了老百姓的贡献的历史,曾经的鱼水关系和饥荒时封村,至整个村子的人活活饿死的的举动都深深的刺激了我的神经。我们的祖国和她土地上的人们已经遭受了太多的苦难,而在这和平的时刻,却这样互相折磨,真的希望历史不要重演,真的希望更多的将要掌权和已经掌权的人看看这本书的后面的部分,请善待农民,请尊重农民,以及其他的劳动者们,在你们做事情的时候请想想自己是谁?来自哪里?们应该做什么?
喜欢都梁的小说,期待下一次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