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柯小说《故乡》之感
2015年3月5日 10:30 新浪博客
《 故乡 》一曲家园迷失的呐喊与歌哭
一把投向人类灵魂的匕首
作者:萝莉控禾子
故乡,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原本是我们心灵的家园,精 神与灵魂的栖息之地,但读着作家红柯的《故乡》却让我们发自骨头的不寒而栗。回故乡之路就是寻找母亲之路,是的,娘在,但母亲却面目全非。
完全可以感到作者是以怎样愤怒的心情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故乡的人情世态,也就是故乡人信奉的是怎样一种人文精神。当然做为作品,作者很好地做到了语言的克制,叙事虚实并进,场景转换自如。只是在这里我不想就作者做文的境界多说什么,只想就本文给我们几近麻木的心灵带来的震撼发点感慨。
一个在异乡混得不如意的人是没有故乡的;
离开故乡的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受故乡守望者那审判似的目光;
......娘在梦中说了大实话:不管穿啥衣服你都要回来,光身子也要回来。另一个声音告诉娘儿俩:那是痴心妄想。
这些仅仅是我们熟知的亘古以来人性深处那些阴暗的东西带给我们的伤痛。所以古人感叹:人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而叔叔周志杰给我们道出的:那些以不干胜大干苦干拼命干的生存之道,所谓乖巧孩子演绎给老奶奶的那一套把戏.....
还有死要面子活受罪,日鬼甭叫鬼叫唤——让受刑者放弃呻吟的权利。分明是作者借文中人物之口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周原——而又岂止仅仅属于周原这弹丸之地的令人发指的社会现象。
古有的劣根心态加上现代聪明者的演绎,看看我们正在营造着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社会,搅拌机的危机,——作者已经再也无法言说那些纠缠我们的复杂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看似大大咧咧的故乡人实则处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在刘军的眼里,在所谓故乡人的眼里,还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亲情,一切都成为生存与出人头地的手段与伎俩。
而身为大学生的周健,却不得不去巴结讨好刘军,消除搅拌机的危机。———在强大的世俗面前,多少人开始妥协,开始聪明开始装聋作哑,开始同步而行,开始举手投降,故乡的记忆开始节节败退。
望天而问:我们还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吗?
关于那个几经折腾的孩子,金花无能为力,而作为记者的我,也仅仅是动用私人关系,还要违心的来一出新版好了歌。金话叹息着放下了话筒,那简直是天鹅之死。从那以后我再也无法欣赏大提琴曲《天鹅之死》。
读到这儿,痛啊!我只感到心都在痉挛,在滴血,而这痛恰是作者投向我们的一把匕首。
从反衬的角度作者为我们塑造了金花一个天使般的人物,一个草原民族那方土地孕育的精灵,她那真善美的一切挽救了叔叔周志杰也感染了周围的一些人,她的愤怒能否也唤醒被虚伪扭曲了灵魂的故乡人的良知,触痛我们似乎麻痹已久的神经。
也许读者会感到金花这个人物有些太完美,有些不真实,而我觉得这正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我们这个社会不缺乏老到世故者,缺乏的恰恰是一个童心,一个童话的世界,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神话的洗礼。
叔叔甚至改变方向去研究草原民族史——去了解大月氏歌、我的母亲,还有那与天地融为一体的萨吾尔登舞;去研究是什么样的历史造就他们一颗坚韧豁达能够包容天地万物之心。
而我们是曾经有着《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规》的历史的呀!
我们在一步步向文明迈进的同时,故乡被我们抛在了何方?
让我们一同与作者呼唤吧,呼唤人性的回归,呼唤那久违的故乡之音: 用那清清的泉水
清洗我的衣裳
清洗我的衣裳
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用那酸苦的泉水
清洗我的双手
清洗我的双手
我想起了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