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冯骥才:文学要讲责任感和文字功夫

(2017-12-23 17:53:02)
标签:

转载

http://www.jhnews.com.cn/img/2007-10/22/hgh7a106.jpg

冯骥才在古子城。吴潮宏 摄

 

http://www.jhnews.com.cn/img/2007-10/22/hgh7a102.jpg

冯骥才喜欢在大地上奔跑。  时宽兵摄

 

    本报讯 10月20日,冯骥才似一阵风从金华匆匆而过,只将东阳卢宅,市区古子城、侍王府、台湾义勇队纪念馆这几个地方浏览了一遍。冯骥才此次行程安排似乎在提醒他的读者们,他目前更重要的任务是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而当晚媒体记者的部分提问似乎才将他拉回为人们熟知的作家身份。
    身为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被人津津乐道,行走在金华古子城,当大家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冯骥才时,不少人都能说上几部他的作品来。他的作品选材视角独特,往往以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况味,成为人们阅读的深刻记忆。
    对于阅读,冯骥才建议大家能够在闲暇之余读读诗歌。他认为我们的城市变得浮躁了,人人都想发财。一个人人都想发财的城市、地区、国家,那一定是浮躁的。如果人人都能想一想情感,读一读诗歌,听一听音乐,可以让城市安静下来,一个城市应该有一点儿幻想,有一点儿精神生活。而诗歌,尤其是古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他的这个希望让在座的一些人深感“冯骥才是个浪漫的人”。他曾建议人们要学会看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平面的书籍应多读那些古典的世界名著,因为这些都是人类的精华。而活的、立体的书籍会带给人更为丰富的知识,比如自然博物馆、艺术展等。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写作生涯后,冯骥才对于文学的观点也淘砺得更加精粹。他觉得当前的网络文学和传统写作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文学有它本身的定义,只是写作的工具和发表的平台不同。他简明地提出自己的两个文学观:写作者要有责任感,文学要讲究文字。只要是文学创作或者其他公开的文字,都是要给别人看的,不是自己写日记,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他建议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青年要更注意文字。“很多古代诗文都达到了多一字不可,换一字不可的境界。中国的文字真是太美了,太讲究了。”在当今这个时代,技术不断更新,处处追求速度和效率,但是文学仍然应当追求文字功夫,因为它和所有的艺术一样追求的都是永恒,是被永远认可的美,而不是一时的好看。在他看来,艺术就是一种生命,生命是追求永恒的,就像古埃及的木乃伊和中国古代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金华晚报  记者 黄晓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