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诗词与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途径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和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家,长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
其实,意境一词源于佛经。原指某种悟道的境地。从六朝起始被借以论诗。历代诗文论者曾对意境做过多方探讨。唐朝皎然、司空图等人已经注意到,意境不是客观“物境”与主观“情境”的简单相加,而是寓情于景,意与景谐。他们从艺术形象出发,提出了“境象”的问题。
明代的朱承爵又从艺术的构成和艺术效果两个方面,对意境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意境不仅用来品评书画、诗词,而且用以区分戏曲、小说的优劣高下。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王国维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方有关的美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意境美这一重要理论。他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其基本特征,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其核心。根据情与景在艺术形象中的比重不同,意与境配合形式的不同,作者对“物镜”的主观态度以及主观情感和体现方式的不同等因素,又可将意境分为写景与造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几个不同形态。“语言明白如话,而言外有无穷之意”,则是意境的最佳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所谓意境,就是在诗词创作中诗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的有机结合,就是胸中之情与笔下之境的完美融合。在诗词的意境中,既有作者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存在中升华的“境”,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情中有境,境中有情,情境渗透,境情交融,实现了最高的完美,达到了最高的升华。这样,意境美就出现了神奇的魅力。因此,意境美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诗人孜孜矻矻、经久不息的艺术追求,是在艰苦卓绝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追求意境美的艺术传统,诗词、书画、戏曲,莫不崇尚意境,追求意境美。
诗词是最讲究意境美的载体。诗词是某种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引发了诗人的心绪,撩拨了诗人的情思,有感而发写成的。但是,诗词作为艺术,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的复述或拍照,而是诗人通过艺术加工,由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来完成的。这种完成是心绪、情结、意蕴的艺术体现。在此过程中,诗人将自己的追求、情感、观念融汇于诗词之中,形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完美的意境,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有无意境,意境美否,是检验诗词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