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走近老舍

(2017-12-09 17:14:14)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走近老舍作者: 麻麻跟着兔子跑

走近老舍走近老舍

 

  

这张图片是早一些时候的老舍故居,是张继光为《老舍笔下的北京》的画册而拍摄的。 

 

前几天,我去老舍故居看到墙面上的三扇窗已不在了,是一面完整的墙。门前的石狮子也不见了。门的右边墙上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老舍纪念馆。说是故居,故而有变哦。

自己不是北京人,但在北京居住已有二十多年。与老舍的交往,自打教书开始就没断过……每当走在老北京的街头,看着满眼的灰色,老旧的四合院的胡同时,《茶馆》里的各色人物一并跳到面前;夏日,炎炎烈日,就会想到《骆驼祥子》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和那只在店铺门口,伸着舌头“哈拉哈拉”喘气的狗儿;寒冷的冬天,北风吹的脑门儿像小刀子割似的时候,就会想到鲁迅说的,国统时期的北京是肃杀的北平。说来也挺逗的,在重庆时,也不由自主地会看山城的某一处房屋的窗上,是否会挂着一把扫帚,或是摆放一盆花什么的……文学作品中的情境真的随影同形,已入骨髓了。今日对文学大家们除了敬仰还有敬佩!所说的文人气质大概就是这样耳濡目染的吧。

当下更喜欢老舍先生的随笔散文类的作品。冬日,择一处有暖阳的地方,泡一杯茶,坐下来,与老舍先生“聊聊天”。老先生以语言幽默著称,老北京味儿十足。有时看着看着自己就会看笑了。不妨摘一段来品一品:“老王的儿子是个石匠,脑袋还没石头顺溜呢,没见过这么死巴的人。他可是好石匠,不说屈心话。小王娶了媳妇,比他小着十岁,长得像搁陈了的窝窝头,一脑袋黄毛,永远不乐,一挨揍就哭,还是不短挨揍。老王还有个女儿,大概也有十四五岁了,又贼又坏。”听了像听相声一样吧,挺逗乐。

喜欢分析人物和语言,也许是职业所趋吧,至今兴趣不减,更主要的是文学大家们的语言和艺术造诣能引领我们一直不回头的向前走,还有就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时间不早了,人格魅力留在下回聊吧!

(第一天入住博客,操作不熟练,以至于这篇文章写了两遍,第一遍没保存,全部清零,重新再写一遍,呵呵。祝博友晚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