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转载]安城镇‘天井飞泉’和我《张晔》](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安城邮局上班,关注着山乡经济的开发建设,总在想,文化传统资源的挖整和利用问题。这方热土,人文厚重,民风纯扑,总觉既来之,则安之,行之,回报下乡亲的关爱呵护挚情。
偶然得知,每天经过的段天水庫,竟然是平阴历史赫赫有名的八景之一‘天井飞泉’。史书上‘势如趵突,声传数里’的形象描述,同眼前泉池毁坏,泉源枯竭的现实情境对比,刺痛我心,令我陷入沉思。环保意识匮乏,对大自然掠夺式过度开发,这恶果认识到的人还不多。泉水是济南文化品牌,能否恢复安城段天这个古老的文化景点,让天井飞泉回归大众视野,成为同洪范书院齐名的齐鲁泉乡旅游热点,带动山村经济发展呢?想到即行,于关我开始了宣传段天井泉,为山乡谋福利的一系列运作。
首先,我约请了家展恩华和老家段天的朱传臻老师撰写了有关‘天井飞泉’的一组文学作品,这些饱含作者深情的文字,文笔优雅,资料翔实,表达了大家开发井泉,振兴山乡经济的共同的美好愿望。同时,本人也查阅史料,借投递邮件之便走访熟悉村情的段宗岱,孙宗银等文化村民,创作出三十余首竹枝词《北安杂咏》,新诗《天井访泉》《飞泉传说》等作品。还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钱把这些作品打印,免费散发地方干部群众,邮寄市委领导,以图加深大家对井泉认识。放弃了休息时间,又搭本钱,为天井飞泉的复原和开发利用奔走呼吁,周围人不理解,甚至指责我不务正业,这都没能动摇我的信心,一笑置之,用迅翁语录自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还是要呼吁恢复井泉昔年胜景,把段天村建成红尘净土,给世人提供个休养身心,潜入自然的大好去处!
天道酬勤,也酬善,辛勤付出终于得来各界人士的回应:己故老一辈新闻家翟向东先生几度垂询,关注井泉现状。世界美术家联合会会员,老书画家王端才,老家安城铁山的书法家张尚玲,县老干部书协顾间翟春琪题书泉铭,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当时的沧州水月寺住持释延参法师虽没答应我的要求,为段天村景点题写对联,但也写了个榜书‘龙’字支持我的工作。以保护泉水而知名的摄影家陈衍涛,应约自驾车来段天泉址考察拍摄资料。他回济南后,又特意致函,对我痴情泉水,热爱家乡的精神表示‘敬偑和感动’。我和陈衍涛在段天水库前合影留念。他后来正式出版的泉水文库资料本中,那些天井飞泉的相关图片,拍摄时我就在陈衍涛先生身边。那天刚下雨,我带着爱儿维恒。
此外,我在安城工作时,策划编辑了一部意欲全景式展示安城古镇文明的书,这部书后来由乡文化站用香港书名出版了,书名《山乡恋歌》。这部书征稿启事中我列名主编,书出来,主编一栏我的名不见了。但这并没啥关系,我认为,行道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由原市文化局副局长李忠民先生题写书名,多年后,有缘和李忠民先生坐一桌吃饭,曾提及此书,李说求写了书名,出来了连样书也不给邮,这不行呵。当时的中共平阴县委孙晓刚书记也为该书题了辞:建设家乡,恋歌安城。凭心而论,该书主编还是有点点儿的贵人缘儿,业务也行。
我是2005年以后离开邮政系统的。离开后,去年得空闲乘車回安城转了转,喜见段天风光变得更加秀丽清幽,虽乡亲故人有些苍老,但泉水依旧清澈!
2017年10月15日整理旧作,于平洛社区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