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命中有诗
平阴县矿业集团公司退休老干部、诗人阴中元先生(以下简称阴先生)。连续出了两部诗集——《拳石集》《屐印集》。深读这两本诗集,我悟出了阴先生“以诗为命,以命为诗”的艰苦经历。可以说阴先生“命中有诗、诗中有命”。
阴先生生于一九四七年,这一年正处于解放战争年代,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家庭遭受到了巨大的变故。譬如:
姑母怨
十四出嫁未成年,饮恨忍悲泪暗吞。
麻子村干耍权术,猪替羊死为谋婚。
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当地名医爷爷在行医归来的路上被人谋杀;父亲在赶集回来的路上,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了壮丁;尚未成年的姑母遭遇抢婚。家庭连遭塌天大祸,在别人认为这个家庭就完了。阴先生就是在这中残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正是“人叫人死,人不死。”这样怪戾的命运,这么深重的灾难,这个家庭如何在亲友的接济下能够存活下来,这本身就充满了友好、感恩以及与命运抗争、坚强不屈的诗意。阴先生不辱使命,成为诗人,以诗的表现形式,诉说家庭的冤屈,向社会发出呼吁、向天地喊出不公。所以说,阴先生命中就有诗!
因为命运残酷离开了家乡,但是家乡的人缘,家乡的亲情依然敦厚朴实。那些曾经帮助、同情、怜悯、友好的人及家庭依然如故。譬如:
乡情二首
今日思乡到老家,满村春色灿若霞。
桃枝有孕已开蕾,柳丝含柔早发芽。
二伯邀我堂屋坐,目蓄深情泡香茶。
年轻三婶抽身走,端来一盘热地瓜。
心中萦怀案头诗,六十九年常有思。
岁月如流逐波去,旧念难泯发青枝。
西小湖里多回忆,花园坑头雨湿衣。
黄昏日落秋风老,白首不愿负黑丝。
这些诗充满了对家乡的留恋和热爱,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直抒胸臆,表现了自己从小热爱写诗,以诗为命,至老不忘初心的坚强意志。
第二本诗集《屐印集》。在我的心里无论在艺术和思想内容方面都比第一本要好得多。首先是心胸更加宽阔,品德更加高尚。这都在许多诗里有所表现。譬如:”
古韵新承二首
人生须臾老,苦短应自知。
当乐直须乐,逸情绾鬓丝。
寄趣千点墨,晚菊抖俏姿。
饱蘸一支笔,有韵好敲诗。
旧事多成忆,云烟莫记真。
枫林看老叶,诗骨证前身。
失落心全洗,无需叹黄昏。
文章调百味,夕霞染晚村。
这两首诗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命运诠释,减负的轻松,都体现了出来。这虽是他的个人表白,但对于读者也很有教义。过去的事,已成为历史,就不要再纠葛了。老是对于过去的事缠着不放,无端增加个人思想负担,不但于事无补,对个人对家庭都没有好处。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抒情言志——忘掉过去,卸去包袱,专心写诗,就像夕霞染红人生的黄昏。再次表露自己的心际,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