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镇年鉴
(2017-06-23 15:51:31)分类: 报告文学 |
安城镇年鉴
(2017年6月22号第三次修改稿,经韩书记审阅)
安城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政府驻地6公里。辖44个行政村;有14707户,其中:乡村人口
有40873人,男性20253人,女性206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77‰。
【经济概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5685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42678万元、89637万元和433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2%、23.3%和20.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92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9251亿元,比上年增长9.8%。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实际利用内资1008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8元,比上年增长8.1%。
【农业经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89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7485万元、林业总产值1666万元、牧业总产值23881万元,服务业总产值3802万元。人工造林190.9公顷。农业增加值39560万元,比去年增长8.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效果突出。完成宋庄、近镇、柳河圈等16个村的市级土地管理项目,完成“小农水”、“千亿斤粮食”等农业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完成常天、西平洛、小官、双井、兴隆镇、平洛社区6处塘坝的除险加固,切实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全镇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62832亩,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134户,为实现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三权分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特色种植有成果,全镇鲜食地瓜面积达到3600亩,在北部沿黄发展拱棚西瓜、蔬菜6000亩,冬暖式蔬菜大棚300亩,引进蜜童、双色冰淇淋等西瓜新品种畅销市场,面积不断扩大,济菏高速沿线栽植核桃等经济林3000多亩。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8000亩,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澳海、腾琪、顺兴三个农业园初具规模,天泽等6个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精准扶贫效果显著,完成449户729人脱贫任务,12个贫困村中有9个村实现整体脱贫。
【镇村企业】2016年招商引资项目22个,其中新引进11个,续建11个,实际到位资金10.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2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7%;主营业务收入259263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税26852万元,比上年增长5.3%。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先后引进各类工业项目20多个,福胶制药、元首纺织、大唐风电、汉岳燃气、华阳紧固件、山水塑编、汇益建材、泰阳树等一批技术含量高、财政贡献大的重点企业全部投产,为拉动安城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投资3亿元的道丰食品车间建设基本完成,明年即可投产;投资10亿元的东部产业新城孵化中心项目,完成了地上附属物的清理及项目区地质勘探;兆瓦级大功率高温热泵项目已订购设备,明年生产;擎雷换热项目研发楼已完成全部建设;光点科太阳能手机电池即将投产,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围绕提质增效,加快技改项目建设,先后实施了国强机动车检测中心、丞华西厂改造、鲁辰办公楼和厂房扩建、新科特及鑫源混凝土技改创新、裕源纺织扩产等项目,有效的巩固了镇域经济基础。
【镇村建设】
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社区建设扎实推进。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16年,平洛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平洛社区一期3.8万平方米11栋楼建设完成,实现了通气、通暖、通公交,配套建成高标准幼儿园,就学的孩子可直接升入实验小学北校区,280户购房群众满意入住;二期10万平方米28栋楼,已具备入住条件;三期4.3万平方米4栋商住楼,已完成主体封顶;平洛河公园已完成铺装、绿化;新村、王营两个村黄河滩区迁建项目,计划建设2.89万平方米9栋安置楼210户,已开挖地槽,正在加紧建设。安城社区一期建设5.7万平方米14栋楼510户,完成了通气、通暖工程,部分群众已入住,入住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县云翠中学,接受优质教育。社区整村搬迁有序推进,西土寨、让庄铺村积极开展搬迁前期准备工作,东土寨村按计划部署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成效显著,虎豹川村完成整村搬迁,旧村复垦土地80余亩;东张营、兴隆镇村顺利完成搬迁评估工作。
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在镇驻地兴城街、原栾湾乡驻地,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和店外经营现象;对兴城街两侧建筑进行立面改造、统一更换广告牌匾。全镇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高标准开展清脏治乱“百日行动”和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推进行动,全面清理村内三大堆、垃圾死角。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全镇44个村(含入驻社区的村)全部实现环卫托管,形成“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环卫一体化处理新模式。打造美丽乡村东部精品线路,涌现出小官村、张天村等一批“五化”精品村。我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全市暗访调查中满意率多次稳居第一,被济南市城管局推荐拟命名为“山东省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镇”。
投资350万元的福胶路竣工,投资180万元的安栾桥已竣工使用。完成农村道路防护改造工程96公里,新铺设道路防护栏3100多米,警示桩408个,标志牌206个。
【教科文卫体】有九年一贯制初中1处,专任教师128人,在校生395人;小学1处,专任教师172人,在校生127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病床40张。村级健身广场44处。农家书屋建成36个。农村有线电视入村44村、3560户,入户率35%。
教育卫生资源优化,撤并村级小学5处,购置校车15辆,累计投资1040万元,建设栾湾中学学生公寓,为4300名群众提供特色中医服务,建成儿童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每年接种4800多人次。
【社会生活】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92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9124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489人。其中,镇城市低保6人,农村低保831人,农村特困救济652人。安置残疾人员22人。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64人,入住率80%。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
2016年,安城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7戸,822人,其中低保451人。12个贫困村共有贫困户242户,贫困人口419人,经过入户走访调查,算账对比,2015年度未脱贫人员还有103户165人,2016年9个贫困村脱贫53户86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定期调度:我镇建立了镇领导干部、市县第一书记包贫困村,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包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明确了一户一档一策责任制,做到了每名贫困户都有镇村干部帮扶。包户干部每月入户走访一次,摸透情况,解决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实行每周二例会制度,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一季度汇总通报,半年一检查,年终总考核,每季度组织一次第一书记驻村成果观摩。
(二)巧借外力:一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镇成立帮扶基金会,把机关、村级、企业慈心一日捐的资金转款用于访贫问苦,给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困难户及时送油等生活用品。今年又对80岁以上贫困老人发放生活补贴200元,通过送温暖,我们既在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又在思想、精神层面进行鼓励和激励,让贫困户感受到政府的温暖,使其增强信心,奋发有为。二是强化企业扶贫。我镇针对未脱贫的贫困户实施了“全力推进脱贫攻坚N
1工作机制”一个贫困户由镇领导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能人、企业、第一书记来包挂,今年通过动员镇骨干企业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共帮助贫困户12户13人实现了脱贫。中秋节送月饼每人一盒,给521户846人送豆油10斤。给4个村买波尔山羊58只,肉牛17头,建2.96亩蔬菜拱棚,每年给贫困户500元。
(三)落实责任。结合今年的脱贫任务,分级明确了责任:保户干部负责进村入户监测贫困户的家庭收支情况,及时反馈情况,记好入户登记簿、家庭收支账簿、脱贫手册;办事处书记负责整个办事处的脱贫攻坚;包办领导负责统筹协调所包办事企业、各党支部党员、致富能人形成脱贫合力,确保脱贫任务目标的实现。
(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和推进情况。
一是光伏扶贫电站正在加快建设。市级帮扶建设的铁山、林洼、皂火、西凤、西瓜店、中栾等六个村光伏项目已安装施工完毕,等待并网发电。其余6个村由市级帮扶团队协调资金自筹建设,兴隆、虎豹川联合选址在董庄建设,新村、王营联合选址在南王村建设,常天、胜利都选址在本村集中建设,都完成了项目选址,并上报发改委,待市发改委审批完后可立即施工建设。二是扶贫苗木基地醒目有序进行。2016年县安排市级产业扶贫资金80万,为用好产业扶贫资金,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经镇党委政府多次研究,到村征求贫困户和村两委意见,并按照程序经过几上几下,张榜公示,同时经过多方考察,确定以资金投资的形式,与平阴县驰名建筑安装工程处合作建设绿化苗木扶贫基地40亩,(该基地位于镇政府西南面,南临安滦河,有1眼机井配套,水浇条件便利,适宜发展苗木种植)。该项目覆盖6个贫困村,共100户160人,其中:林洼村34户58人,王营村13户14人,新村村2户3人,常天村44户77人,虎豹川村4户4人,皂火村3户4人。通过该项目的事实,预计年可收入10万元用于贫困户脱贫,镇政府负责将10万元的80%计8万元在6个贫困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平均分配,每人500元,其余20%计2万元视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给予重点倾斜,以确保全部脱贫。该项目已清理好场地,购进部分树苗,待适宜进行苗木栽植时,进行栽植。20万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覆盖四个贫困村(铁山、中栾、西瓜店、王营),贫困户23户35人,现58只羊、17头牛,已进入防疫阶段,6.2亩蔬菜拱棚材料已招标确定供货商。三是其他自我发展产业项目如火如荼。在种植产业发展上:西瓜店发展香菱薄皮核桃230亩,人均增收1000元,带动5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虎豹川村1.5万株核桃生长旺盛,明后年可见到效益;中栾木耳养殖项目考察完毕,正在逐步实施;铁山村引导村民栽植近10亩的金银花,今年已初见成效,残疾人种养培训班基本完成;胜利村发展绿化苗圃基地20多亩,与贫困户签订收益协议,实现脱贫;皂火村与夏津县博丰薯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王营村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发展蔬菜大棚高标准蔬菜大棚15个与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带动贫困户脱贫;在养殖产业发展上:西瓜店腾达肉牛养殖项目已与贫困户签订打工协议;虎豹川村合同鸭养殖项目正在选址;在加工销售项目发展上:西瓜店与伊利集团供货商奶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镇里积极同市电商协会对接,成立电商企业协调销售农副产品,以此带动贫困户脱贫。
实施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救助900余人次;落实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补贴1300余人次,救助金额达300多万元;开展“泉城光明行”活动,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医疗救助200余人。积极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低保扩面有序实施,全镇享受城乡低保649户831人,覆盖率为2.1%,实现应保尽保。近4000平方米的镇养老中心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明年即将投入使用。投资600万元在安城等15个村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可满足农村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社会稳定工作。处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1250余个,群众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深入开展了“法治六进”活动;积极开展了“国家安全日”、“远离电信诈骗、远离非法集资、远离邪教”等群众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四德榜建设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狠抓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食品安全百日行动和全民消防演练专项行动。
安城镇大事记《2016年》
一、2016年,平洛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平洛社区一期3.8万平方米11栋楼建设完成,实现了通气、通暖、通公交,配套建成高标准幼儿园,就学的孩子可直接升入实验小学北校区,280户购房群众满意入住;二期10万平方米28栋楼,已具备入住条件;三期4.3万平方米4栋商住楼,已完成主体封顶;平洛河公园已完成铺装、绿化;安城社区一期建设5.7万平方米14栋楼510户,完成了通气、通暖工程,部分群众已入住,入住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县云翠中学,接受优质教育。社区整村搬迁有序推进,西土寨、让庄铺村积极开展搬迁前期准备工作,东土寨村按计划部署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成效显著,虎豹川村完成整村搬迁,旧村复垦土地80余亩;东张营、兴隆镇村顺利完成搬迁评估工作。
二、2016年投资2800万元进行道路网化示范县建设,邱双路大修改造、宋庄危桥改造、小官至西凤通村路、平肥线东凤段重修等一大批工程的完工,构筑起安城“四横五纵”的公路布局,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投资1200多万元的安城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为东部新城增添了靓丽色彩。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平阴县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完善镇域路网建设,大修改造山水路,对道路两侧实施高标准绿化,铺设慢车道,安装路灯;福胶路和园区1、2/3号路顺利通车;连接山水路和兴城街的高标准道路安圣路和新城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翠东路绿化、亮化工程,彻底扮靓了县城东大门;完成栾湾乡原驻地绿化提升工程,彻底改变了原有破旧面貌。村级街巷硬化工程强势推进,44个村全部完成街道硬化,27个村实现硬化道路户户通。上述工程的完工,彻底改变了我镇的交通条件,满足了群众出行需求。
三、2016年安城镇被济南市城管局推荐拟命名为“山东省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镇”。广泛开展“清脏治乱”行动,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清除了近30年的存量垃圾。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行保洁工作市场化托管,镇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投资500万元配备齐全了环卫设施,建立了村集、镇运、县处理的长效机制,群众的文明卫生习惯逐步养成。打造美丽乡村东部精品线路,涌现出小官村、张天村等一批“五化”精品村。我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全市暗访调查中满意率多次稳居第一。
四、2016年度安城镇在镇(街道)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全县第二名。在东部新城建设、招商引资、安定和谐、新农村建设中均在全县前列,县主要领导经常上安城视察工作,给予好评。
五、安城镇城东区建设工作扎实进行。先后对安圣路、山水路、东城街、翠东路、兴城街5条总计1.8万米的工业园区主干道路进行新建、扩建、大修改造和绿化、亮化提升,拉开了道路建设基础框架。适应城市建设需要,安城镇在道路和社区建设过程中对各类管线进行同步规划,每条道路两侧都预埋了暖气、天然气、供水、雨水、污水、弱电6类管线,道路建设标准化比县城老城区要高,充分显示了现代化工业新城的魅力。
安城社区5.7万平方米、14栋住宅楼已实现竣工入住。平洛路北段已建成;福胶路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80万元的跨河桥安栾桥,已建设完成。投资200万元的高标准道路新城路基本建设完成,网通段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山水路和兴城街,沟通驻地社区和安城广场的一条主干道路。投资260万元的栾湾驻地改造已全部完工。山水路亮化东延已全部完工。设计东张、西张、柳河圈等7个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设计望口山、南北贵平等5个村的千亿斤粮食项目已基本完成;涉及29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主管网对接25个村。镇养老中心项目主体框架结构已完工,11月底前完成主体。设计8个村的25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常天村危房改造代表我县迎接了市建委检查和是电视台报道。西凤、胜利两个村部已建完投入使用,西瓜店村部也已完工,村级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中共安城镇委员会
书
副书记
委
李
田
王
贾赛(女)2016年12月任职
(二)安城镇人民政府
镇
副镇长
(三)安城镇人民代表大会
主
副主席
(四)安城镇政协工作室
主
主任科员
(五)中共安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六)安城镇人民武装部
部
其他副科级干部
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