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精英

分类: 文坛诗话 |
尹燕忠
他出生在农村,与农民建立了深深的感情,与生活的沃土有难舍难分的缘分。他对庄户人家的喜恕哀乐了然于心,和农民一起流血,流汗。对美好的事物充满憧憬和歌颂的热望,在艰苦的劳作之余,他像一头饥渴的牛扑在绿海里贪婪地吸吮知识的乳汁,先后阅读了大量马、思、列、斯、毛泽东的著作,以及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一边学习,一边劳动,一边写作,先在县级广播,刊物发表新闻1500余件,1981年、1982年两年被省级报社评为模范。同年被公社领导调公社搞专职报道,先后阅读美学、史学、心理学等著作,为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坚守在文化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1985年和1991年两次推掉提行政干部的机会,心甘情愿为文化工作做贡献,连续3次受到济南市文化局的奖励。多年来创作了不少作品。并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通讯报道200多篇,1982年调栾湾乡专职写通讯报道并开始搞文学创作,至今已在省市级发表作品50余件。1987年任乡文化站站长,被聘为群文馆员,并被选为县文协理事。1991年、1995年他被县委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他从台湾来》等被编入省级刊物《青年思想家》国庆征文选。《故乡的白天鹅》、《李存葆在玫瑰之乡》被编入作家出版社《平阴县建国50周年文学作品选》中。

孔宪才掠影
孔宪才是我兄长,是谊兄弟,情深似海,倒不是酒肉财帛之交,倒是因为他太豪爽,不做假,不虚伪,不管官场、酒场、文场、舞台场,从不惧场,坐在那里很压得住阵脚。有的老兄官比他大,年龄比他大,倒显嫩露怯,装模作样。他在北京混过,不知何故五十年代回平阴刁山坡,因多才多艺,后来当上了文化上的芝麻粒子官—文化站长,用他的话说:“干这活倒得有几把刷子,要不然就吃不开”。这得益于文革动乱,济南市文联大作家任远先生下放刁山坡劳动,二哥与任远老师结成忘年交,有人为难任老师,老孔就出面阻止、保护,任老师也在困难中接济二哥,并手把手教他写作,且进步很快,写出剧本《黄河岸边》,在省级发表,在泰安地区演出获一等奖。尔后,又一发而不可收拾,小说、散文、山东快书、小品在全国刊物发表,后优先被转成国家干部,成为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平阴县曲协主席。
一、情谊
我和二哥老孔及剧作家梁绪增每年春节都串门豪谈,没有官场虚伪客套,没有商家的虚与委婉,直言直说,不时妙语迭出,梁兄内向内秀,听到快意处报之一笑。孔二哥漫长的大脸,瘦脸寡腮,大眼睛,表情丰富,1米八九的个子,台上一站威风八面,操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说起小品嘎巴溜脆,满身尽文艺细胞,他的作品最后结集《老孔杂耍》,作家主席宋俊忠做序,把他写得活灵活现,形象逼真,他也是孔兄的第一个入党介绍人啊。老孔爱喝酒,在党校学习时,就怀揣一个酒瓶,得劲就抿上一口,在乡镇文化站是清水衙门,他和有钱喝酒的部门如财政、公安、民政、党政办、水利站、办事处云云关系甚洽,下班时他在大门外等着,有时约着去喝酒,有时去晚了,人家喝了一番了,他去了,说罚我几个吧,随即喝下去,说这样咱就凭本事一递一的喝了,人家说行行行。他在这种场合搜集到很多快书段子,成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九十年代,他创作的小品《酒后吐真言》在全省得奖。他在县影院演出那个醉汉,全场欢声雷动,文化局王士田局长说:老孔别演这个了,醉汉头。老孔说这是绝活,不料言中,王局长算服了。
二、愚人集会
我们集合乡镇文化站长自称愚人,所以定在每年阳历4月1日集合见面聚餐,畅叙旧谊,互致问候,说是:“见一回少一回”。刘庆法兄说:“聚一回多一回”,吉言更对。2014年4月29日我给二哥打电话,未接,又给梁兄打,他说听老干局说二哥在济南住院动手术了,得的是食道癌,这真使人震惊。老孔是平阴县的笑星,每年春晚都少不了他,像相声《老少同乐》,就永远定格在平阴人心里。老梁说:“老孔不咋呼这个事了,就散弦了。”孔梁二兄都71岁,是我崇拜的老大哥,孔兄出院后,我和梁兄上家看望他,掏出200元让他买点东西吧,聊表薄意。宋俊忠、展恩华先生还有电视台一美女主播也前来探望他。连续两年春节我和梁兄都去拜访他,不让他动。
2016年5月6日县文联组织平阴30多名文艺家去玫瑰采风,老孔去了,他谈笑诙谐幽默,席间他说:“玫瑰花芳香袭人,能美容益气,药师什么病都治就好了!”我听了略一沉思,后他写出了山东快书《说唱玫瑰花》在平阴报副刊登出,听主编苏后生先生说孔曾索要此报,但未送就走了。
2016年5月31日,县里召开五届文代会,大家都见不到二哥的影子,代表名单上也未见他的名字,都纳闷,一打听才知已去世三天,我泪水盈眶,听说是突发去世,口鼻出血仙逝,好苦啊,孔二兄。
今年三四月份我父母换脑中风住院,我昼夜侍奉半月,二哥(那时他在化疗)心疼我说,把兄弟累坏了,我说没要紧的。出院后他又撺掇梁兄去探望我父母,我婉绝了,毕竟他们都七旬有余了。老孔是个孝子,老母90多岁了,他和老伴伺候,现上他二弟那里住院去了。
三、和名人交朋友
老孔一辈子艰难,爱钓鱼、打球、下棋、胡侃,九十年代大儿子五一结婚,我们去喝喜酒,不料儿子遇车祸身亡,这给老孔造成身心严重的打击,但他挺过来了。他不爱财,给谁帮忙不收钱,他很会主持婚礼,2005年我亮结婚他主持的婚礼,整个村庄笑语喧天,候了二十四席,老孔不收钱,还付了礼。他和很多名人物都是好友,他和马三立交谈过,和常桂田老师合过影,常老师夸二哥的说唱艺术很有特点。他在北京参加作家学习班,结识了莫言、李国文、苗长水等先生,并和他们合了影,莫言亲笔写道说孔宪才老兄是:“孔家风度,中国气派。”二哥给我省作家任远、梁兴辰先生都是好友,介绍农民诗人席传博先生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从到玫瑰采风到孔兄去世仅26天,生命真脆弱啊,好在他还活着,有他的作品在人间,
二哥,安息吧!
——尹燕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