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坛诗话 |

毛泽东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等都强调学好语言的重要性,要写出好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我很喜欢豪放派,又很喜欢婉约派,喜欢大江东去又喜欢小桥流水,喜欢荷花淀又喜欢山药蛋,孙犁先生的清新淡雅,赵樹理的浓郁的乡土气息,绵豆豆的香味令我沉醉。我很喜欢山东作家刘玉堂先生的新乡土小说,语言土味十足幽默轻松又深刻,朋友给了我他的签名本《县城意识》中篇小说卷,真好。
最近,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协理理赵峰兄弟给我推荐了汪曾祺老先生1987年11月19日在耶鲁和哈佛的演讲,题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读了深受启发,他说语言一的最好形容是水在流动,是樹在汁液流动,一枝动百枝搖。汪老的语言单摘一句很平淡,整个读则气韵生动,气盛言宜。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单看无奇,整体看则气势全书,他形容如老翁携带孙z,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汪老举例说好的语言扎根在群众中,他听到有个妇女上求子娘娘那里说的祷告词怪好惺,说今年我是给您要着哪,明年来了,我是手里抱着哪,咯咯嘎嗄笑着哪,真棒。他又说湖南民歌有哲理,说插秧有歌云:
赤脚双双来插天
低头看见水中天
行行插得齐齐整
退步原来是向前
现在由人民公社退回大包干,股份制,私企等不是似退而进了吗?
他又举唐诗的口珸化《新嫁娘》诗,
洞房作夜停红烛
待晓床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姑婿
画眉深淺入时无
那小新妇一定很美气。又一首唐诗云:
君家在何处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同
或恐是同乡
这真是墨光四射,无字处皆有字,宋人说。
苏东坡的文气势恢宏,他说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涌出。: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老舍先生很重视群众语言的挖掘,那是根。
我在文中注意用土语俗语,峰弟叫我杂糅其间,有点味儿。
平时我喜欢民歌谚语,有表现力,七十年代老百姓说那好吃懒做的乡村官是:
小酒壶你捏扁7
筷子叫你潄短了
脊梁骨叫群众戳透了
戳到心根子了。
还有个哭丧的张寡妇哭她电死的男人道:
你眼一瞪
腿一伸
上天了
撇下俺娘俩呵
没人管咧
我的亲娘唉,唵唵唵
俺给你
宁可隔河十里远唵
也不隔那一块板唵
啊啊啊
叫俺心寒呀
你再睁睁眼呀
哭的彻。
又生动,像表演,他23岁就守寡,
守了30年,给个神汉那个样,扯闲了。
归而包之,语言这东西不能没语法规范,也不能太规范。
要有个人语言,都是语体文,成了千人一面了,要向大师学习,向民间学习。
姑妄言之。201612,19日晚7时玫厅撰文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