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安城偓佺遗跡记
(2016-09-29 11:43:28)
标签:
转载 |
新发现的偓佺遗跡古文化景点,在今平阴县安城镇张天村之古槐南路西百米处。
这是丙申金秋,安城栾湾二地人民精神文化家园的坚定看护者尹燕忠公给我的一个惊喜。
有一道水,源出安城,流经栾湾汇黄河,这水象极了慈母爱的臂腕,把安城栾湾两个乡拥抱成一体,此水名安滦河。
有一个我,自栾湾来,飘萍浮沉于安城人海,他习诗,把悲欢遭逢锻打成一串串诗行,题之曰《北安杂咏》,此即余之人生阅历。
我同栾湾安城的缘份大抵如之。曾在安城工作多年,对八里沟云影,天井飞泉流韵,以及张天村內的古槐和彤管流芳碑刻都投入了少年时的如火激情。保护之,研究之,开发之,是我的心声。
此回,沉湮岁月风尘的偓佺遗迹重新面世,于我不单是惊喜,更多的还有思索。莫轻言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对于人生而言,发现和创造同样重要。尹燕忠公和他耘耕乡土文史苑地的同伴们是慧目独具的人。
众所周知,偓佺是汉族传说中的仙人。槐山采药得道,体轻飞行逐走马,喜食松子养生,体毛数寸,两目更方。曾以松子呈奉尧帝,尧帝吃不习惯,又忙于公务,就没有接受。这有点遗憾,据载吃了这老神仙松子的人都活到了=≡百岁。其实,尧帝应该吃,他是咱中华始祖,一位大大清官。至于这老神仙是如何和安城张天村结下缘份的,应该是古槐吧!
张天依古寨山立村,这处古文化景点遗迹距离张天村古槐不远,位于寨山东侧山脚。当尹燕忠公俯下腰身,以手拂去石面厚厚的尘泥草屑,偓
佺遗跡四个榜书阴刻楷体大字即呈现大家面前。端庄妍美的字体,精细的刻工,令同来的王化琦兄及阴中元夫子也情绪高涨起来。先人题刻的左方,几个凹陷的足形石坑无疑就是偓佺仙翁的足印了,酷肖而且生动,也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
且不必爭议世间神仙的有无,也无须用所谓科学原理来讨究偓佺遗跡的生成原理。这处遗迹是当年该地文化名胜之一,它是地方前辈文士们对家乡一份爱的见证。这一点。应该和众多前辈文人对北安故城,天井飞泉,古槐绿荫的深情吟颂一样。
盛世新,则胜景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里,我的栾湾和安城愈来愈美,处处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人们被物欲所挤占的诗意的心灵空间正在逐渐回复,这应该是偓佺遗迹被重新发现,再次进入乡人视野的一大成因。
赋五绝一首,呈奉尹燕忠公以及同行的阴中元公王化琦兄求教,兼向出面迎接我们一行的安城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张冬梅尹英女士致谢。诗曰~
土道槐荫亲
削岩静水澄
偓佺遗胜迹
瞻对吐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