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绪生种梨一亩获利8000元
(2016-07-22 14:42:42)分类: 燕忠新闻作品集 |
记者在梨园里看到,这种梨的个头较一般的要大很多,开始以为段绪生在管理上有秘诀,了解过后才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品种,它叫“晚秋黄梨”。“我可是咱省第一个引进这种梨的人呢!”段绪生骄傲地说。
“2005年我从一档农业节目上看到对‘晚秋黄梨’的介绍,通过节目公布的联系方式,我到河北找到了种植‘晚秋黄梨’的管理者,当年引进了3400棵树苗,在自家果园里试种,到了2007年亩产就达到了4000斤。”段绪生说,“因晚秋黄梨的卖相、口感都不错,当时很畅销。”
尽管“晚秋黄梨”在省内是新鲜品种,但是打开销路却没费劲。段绪生认为,农业要想发展的好,必须选择比较新鲜的品种来培育,并以最少的投入做好产品的宣传工作。
谈到宣传经验,段绪生介绍,2007年他参加了在济南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展销会,他不仅把卖相好的梨带到了展销会现场,同时他还带足了名片。“当时我带去的梨样品最大的三斤六两,最小的也三斤三两。”段绪生告诉记者。
段绪生带去的“晚秋黄梨”很快以个头大抢占了展会风头,参会人员纷纷过来品尝。“当天带去的名片很快就发完了,到家以后没几天就有很多人打电话约定签单时间。”段绪生说,“当年11月签了4万斤的合同。”
段绪生认为,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找到合作的机会。现在每年他都会参加各种展销会。“把产品带到现场就是最好的宣传手段。”他说,“消费者只有看到、亲口品尝到才能知道产品的好,这样以来合作对象便不请自来。”
近几年,段旭生每年不仅能卖出10万斤“晚秋黄梨”,而且每年还能卖出5000棵左右梨树苗。
据了解,“晚秋黄梨”对土壤并不挑剔,无论是平原地带还是山区丘陵都能适应。“管理上也不用费太多的功夫,种植两三年以后产量能达到4000斤,5年以后产量高达10000斤。但是有一点必须要保证,只能施土杂肥,不能用化肥。”段绪生说,“这样才能保证‘晚秋黄梨’的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