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是非颠倒,混淆黑白,乌云密布,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现在还有说什么文革作品乃至纪实作品说得文革灾难水份多。否!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侵占中国祸害多少人,解放前后的作品出了多少万部不止,光《南京大屠杀》就出千百计作品不止,影视作品的打鬼子得打死多少了。再过多少百年还有人写,目的是不忘过去,文革亦如此,这个悲剧永不能重演,历史不会倒退,有人怀念那个时代,还想在动乱,唯恐天下不乱是何居心。
文革中干的不如调皮捣蛋的。改革开放后有段时间是搞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在是搞实的不如演戏的,研究技术的不如搞笑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奖获得者屠呦呦终其一生研究,以身试药,收入很少,奖金在北京仅买半个客厅。而演艺圈那个黄晓明光结婚就挥霍2个多亿,虹桥机场水泄不通,诺奖现场人员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明星要得,活跃眼珠子,科学家更要,他(她)推动社会发展,为人类谋福利。
不过这种收入差距太令人咋舌了,也太为科学家鸣不平了,不是贬低,也无可比性,黄晓明除了本人高富帅娶了靓妞外,根本无法与屠呦呦比。屠呦呦老人终将要刻进人类历史的金牌中,而黄晓明先生到底演了多少不朽的历史大剧?这是历史的悲哀,更是一个玩笑。
还有一个现在写文章搞创作的不如扫大街搬石头的。应尊重劳动,更应尊重科学知识。
一些无职报纸小娱记者,小报女编专门跟在娱乐星的美腚后边搞带彩花边桃颜新闻,什么车震、婚外情、包几奶啦,小心别让那臭响屁泚着你。结论:应缩短科星与演星收入差距,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向经济进步发展,要不人们都向星道上跑,小心挤塌了台子,别毁了容,伤了那美脸蛋儿。搞点真格的好。
2016.7.3下午
玫苑书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