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拆迁路上的躬耕牛记  安城镇宋庄办事处书记李平

(2016-06-01 18:21:36)
分类: 燕忠新闻作品集

      一身便装、满面尘土,皮肤黑了,身形瘦了,这是近来安城镇机关干部见到李平时的第一印象。都说“拆迁难、难于上青天”,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李平了,虎豹川村拆迁进行一个半月,作为办事处书记,拆迁安置工作第一责任人,李平已经四十多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每天第一遍洗头水都是白色的

   “大爷,前边在拆房子,怕砸着您,先不要走这条道了。”“铲车前臂往左调一下,躲开右边的电线。”“楼板往前镂,别掉到后院砸到人”。在虎豹川村拆迁现场,李平正在指挥工人拆除一户宅子。一辆铲车伸长胳膊左右开弓,随着一阵阵轰鸣声,楼板、圈梁、水泥块、碎砖头相互裹挟着倾倒下来,扬起的白灰沫子随风一遍遍洒过来,李平和办事处的同志们脸上、头发上、眉毛上都像结了一层霜,为了保障安全,每一天的拆除他们都从头至尾盯着,分头把守着路口,生怕忽视了每一个细节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现在的虎豹川,拆迁工作已完成了95%,全村都成了一片废墟。随风刮起的灰尘毫无遮拦的扑在他们身上,灌进鼻子、耳朵里。“每天回到家,第一遍洗头水杠稠,都是白色的。”李平笑着说。

     李平的“拆迁指挥部”设在临近路边的两间低矮的旧房里,墙角放着一个大塑料桶盛着多半桶水,办事处文书刘胜菊小心翼翼地倒满烧壶插上电开始烧水。她说:“虎豹川村常年缺水,就这些水还是从长清用三轮车拉来的,要洗洗手都是一盆水所有人用,一点都不敢浪费。”水烧开了倒进杯子里尝了尝又咸又涩。李平开玩笑说“准是老郭图省事,又走了近路,不过有水喝就已经不错了。”对这种简陋恶劣的工作环境,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一个半月主持召开大小会议14

   “今天主要研究占地补偿问题,有几户因为去年公路拓宽占了他们的地,不肯搬迁。到底是补钱还是补地,请大家畅所欲言……”这是李平在主持召开拆迁小组会议,像这样的会议,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已经主持召开14次了。

      327日,李平带领办事处全体人员进驻虎豹川村,村干部带头,首批6户顺利拆掉,第二天,拆迁工作却卡了壳。有对评估不满意的,有拿空闲宅基地、林权证要补偿的,有和村集体有牵扯,要求老账新帐一起算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账旧怨都在拆迁过程中暴露出来。52户就有52种情况,每户都能摆出一大筐不搬的理由。那些天里,李平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常晚上两三点醒了睡不着,一个人踱到院子里一颗接一颗的抽烟。

开弓没有回头箭,再难也得撑下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平主持召开村民大会选举成立了12人的拆迁工作小组。他带着干部、代表到先进地区学习,统一思想,然后,边工作边正思想、理班子,他一次次主持召开会议,通过民主决议的形式,把村民提出的问题一条条研究解决掉。在他的带领下,拆迁工作一步步艰难的进行下来。

平均每户进过三、四次

       在一处已经倾倒的房屋前,望着眼前的断壁残垣,李平异常感慨地说:“这是老赵家的房子,当初他和二十几户群众提出房屋面积评估不准,我们前后四次请评估所的同志到现场让户主亲眼看着重新丈量,一笔笔重新算过,他们才算放心。经过来来回回做工作十几次,老赵终于点头同意拆”像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几户每一处老宅都记载着一个他和户主博弈,从怒目相向到春风化雨的故事。

       四十多天里,李平和这里的群众已经融为一体,看到哪家开着门,他都进去瞧瞧,问问东西拾掇完了没有,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平均每户进过三、四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他一一记下,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群众也逐渐把他当成了朋友。村民郭家成正在自家拆下的楼板上往下砸钢筋,看到李平走过来忙热情的打招呼,他说:“故土难离,住了几辈子的家拆了真有些舍不得,大家伙都知道李书记是为我们好,旧房拆了既增加耕地,又能拿国家补贴,我们也不忍心让李书记一遍遍跑。”他还告诉我们,他在平洛社区住的是130平方的房子,干净整洁还方便,2月底,儿子在新房上结婚,儿媳妇非常满意,比住在这里可要强百倍了。群众心里有杆秤,都明白着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