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气与人品——尹燕忠

(2016-04-27 17:51:02)
分类: 杂文随笔

      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文武双全,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写下了一部不朽的科学典籍《梦溪笔谈》。沈括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然而至今西湖边没有这位著名历史人物的任何纪念物,而他在良渚大观山的墓地也是极其破落冷清。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沈括,科学成就虽大,但人品却是极差。

     先前苏轼和沈括都在国家图书馆工作时,关系很好,但在政治押注中,沈括选择了投靠王安石。后来,苏轼被下放到了浙江,沈括奉命巡察地方工作。临走前,皇帝特意嘱咐沈括,到了杭州对苏轼仗义点。沈括一见到苏轼便嘘寒问暖,然后向苏轼索要他最近的诗文。苏轼很高兴,就写了送给沈括。哪知沈括一拿回去就向中央汇报说,苏轼在诗里面诽谤朝政。结果不仅苏轼入了大牢,苏氏一门也因此案受到牵连。在狱中苏轼写下了绝命诗,所幸皇帝爱才,王安石也求情,苏轼才免死被贬去了黄州。这就是历史上“因沈括的告密”而起的“乌台诗案”。

    好笑的是,“永乐之役”后,沈括闲废润州时,又像没事人一样,经常跑去找苏轼叙旧,对苏轼“迎谒甚恭”,整得苏轼没脾气。

如果说沈括因苏轼和他政治立场不同,做出这样“大义灭亲”的事情,算是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他出卖自己的领导兼朋友王安石就不能不让人唾弃了。

     变法运动中,沈括是王安石的坚实臂膀,“朝廷新政规划,巨细括莫不预”,是中央派出考察新法执行效果的特派员。但在王安石彻底倒台后,沈括偷偷向新宰相吴充秘密报告,历数王安石变法的很多弊端。这件事不仅让王安石,甚至连皇帝宋神宗都认为沈括是个小人,从此就不怎么待见他了。

     还有一件小事,以小见大更能看出沈括的人品之低。书法名帖《兰亭序》真迹自唐失传,其模本亦价值大增。宋时,王文惠的孙子在高邮购得褚遂良黄绢本《兰亭序》,值五十千,转手之时,被沈存中借去,脸色大变,捶胸顿足,立即追至沈家讨要,沈欲以王维著名的《雪图》抵之,被画主拒绝。沈存中,就是沈括。后来,米芾在《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中记载:“宋羊欣、宋翼二帖,并褚令模兰亭:右见中书舍人苏轼云:在故相王随之孙景昌处。抚石在湖州墨妙亭,屡见石本,今在沈存中括家。”可见,字帖最终落在了沈括手中,这就是他强取豪夺的最好证明。

     古今中外,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的大师数不胜数,但历史记住的往往是成就。沈括确实是人类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然其人品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就当茶余饭后的闲话吧。

                           2016.4.24安城史志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