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推销员”带火乡村文化

(2016-04-06 12:58:10)
分类: 燕忠新闻作品集

     连日来,安城镇政策理论说唱团走村串巷,一大批百姓演员、草根明星纷纷登台,他们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说政策、唱理论,歌颂新农村新变化,使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盛宴,也使安城的乡村夜晚变得异常“火爆”。

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8月20 日夕阳余晖还未散尽,安城镇南栾湾村村民就扶老携幼赶到村文化活动广场,目的是为了能占个好位置,观看镇政策理论说唱团送上门的文艺演出。

    帕灯、彩扇、长弦、短板、红地毯,虽是“划地为台”,却也有模有样,红火热烈。舞蹈《欢聚一堂》,山东琴书《弘扬美德靠大家》、小品《拔苗记》、快板书《夸农保》……2个多小时高质量的文艺演出,高潮迭起,掌声如潮,让到场的数百名村民大饱眼福。

   “好看,演得真好!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节目。”七十岁的高大爷看得目不转睛。

说唱团的到来给这些远离闹市的村民们带来了久旱逢甘霖般的欢欣与快乐。他们说:“这些年除了卖化肥农药的,从没见过正规的演出队下来,政府给搭起了这个台子,把演出队送到了家门口,我们一定要登登台,找找当明星的感觉。”说唱团团长尹燕林告诉记者:“安城镇政策理论说唱团成立一年多来,至今已经下村巡回演出60多场,观众近2万人次。今年夏季的演出安排基本上是每两天一场,观众场场爆满。”

 “土得掉渣”的百姓语言

      政策理论说唱团的主旨是弘扬主旋律,倡领新风尚。但观看安城镇政策理论说唱团的节目却并没有“高、大、上”的说教,而是亲切随意、诙谐幽默,把党的政策掰碎、杂糅后,以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百姓语言潜移默化地送到群众心坎里。 

 “老舅揍外甥——该!该!”、“吃完饭到广场上‘炫’一阵子”、“小毛驴卖给阿胶厂”等这些方言土语搬上舞台后都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口头禅”。《拔苗记》中善惯“老牛大憋气”的周大妈,《过程续集》中被舅舅用鞋底砸醒的不孝子二丸子,《扒水渠》中憨憨的吴奈何,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植根于群众中间,群众看得懂,听得进,才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高大爷告诉我们,好多政策,光听干部读文件,枯燥难懂,现在编排成说唱节目演出,反倒好懂了。“不听《八项规定倡新风》,我们还不知道十八大是啥内容,看了《拔苗记》,群众都知道在开发区抢栽、抢种、抢建是违法行为,对东部工业新城建设越来越理解支持了。”

       一年多来,说唱团的“土编剧”们紧扣上级政策,结合安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创作各类理论宣讲节目40余个,作品语言浅显易懂,寓教于乐,演出形式灵活新颖,极大激发了村民支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

草根“明星” 受追捧

       没有绚丽的舞台背景,没有耀眼的明星阵容,参加演出的主角都是普通百姓,但每次演出却是人头攒动,场场爆满。

 眼下什么都不缺了,就稀罕来这里唱上两嗓子。54岁的“演员”曹志顺一边在后台换衣服一边说:我家里开了个废品回收站,白天在家忙活,晚上跟着说唱团到处演出,图得就是个乐呵。
     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加,政策理论说唱团的演员们都成了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 每次演出结束,群众都围着不走,提前打听下一站演出地点和时间,跟着说唱团去看演出。在西张营演出结束后,一位81岁的老大爷拉着演员尹兰英的手说:“你们一定再来,我没看够。”

在注重送戏下乡的同时,每次演出,说唱团还留出一定的时间同当地文艺爱好者互动演出,帮助基层发展壮大业余文艺团体。小官村的丁焕芹,去年参加了政策理论说唱团互动演出后,带领该村17名村民组织了业余演出队。先后排练了广场舞、天津快板、三句半、戏曲小品等节目,天天为村民们演出,受到群众欢迎。“最近几年,咱村大部分家庭物质生活丰富了,政策理论说唱团的到来带动了村级文化活动的发展,让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也‘富’了起来。”丁焕芹说。在政策理论说唱团的影响带动下,目前,全镇有35个村都建立了自己的秧歌队或业余文艺演出队。“农忙田地忙,农闲演出忙”,成为今天安城农民的新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