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教我们写文章
尹燕忠
人的天才是从哪里来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有的天赋有差别,但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关键在后天的勤奋,毛泽东就不相信唯心论的天才论,鲁迅先生也不信,他说:“再天才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是一首诗。”有的人把写诗写文章当成很神秘的事,文章是客观世界及规律的反映,鲁迅先生所以说:“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写作上。”文章怎么写,怎么写好?鲁老夫子又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说的多实在!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说:“天才这个字本来含义及其暧昧,它的定义绝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鲁迅、郭沫若先生吧写作的神秘感给打破了,这给想写作的人添了勇气,有的所谓什么作家昂头看天,自命清高,不知扒了几碗干饭,好像他是写作的什么祖师爷,自命或他命为“莫言”、“王蒙”、“贾平凹”,真不知天高地厚,根本没有可比性,拿着砖比个天,社会不承认,读者不认可,文学史更别说。越是大家越实在具体地教给你写作,矛盾先生说:“应该时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薄,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谁是记下来……美的文学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准确和精炼的,富有表现力的。”写《家》、《春》、《秋》的巴金老说:“每一本书,每一篇作品,就是一次答案。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作家,读不完的作品,尽管生活环境各异,思想信仰不同,对人对事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所有真诚的作家都向读者交出自己的心。”无情无心的人怎能写出好文章,巴金的作品,随意写来,行云流水,真情流露,感动人心,他的五卷随笔集《随想录》写得多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出了传世之作,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他说:“怎么去写一件事,应该有作者自己决定,这就是说,我们不必去模仿别人,我们念别人的作品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验,而不是照猫画虎地去套别人的套子。”就是说套别人套不出好作品,套不出文章家,就是创新,创新是文章的灵魂,我劝写文章的人要从自己心里说出,更劝老师和家长不要光抄电脑或作文的句子,要多观察,写出自己的个性来。我做过统计,每年的高考文科状元,或者什么“新概念作文大赛”,尽是人家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那边的多,山东就很少,为什么?值得深思,山东人思维上有些保守、拘谨,受孔孟思想影响太深,现在有些人教娃娃们孔孟,整天之乎者也,都教成了小古董,小小谦谦君子,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怪听话。当然我不反对学中国文学,儒家思想是经典,是高峰,应该学忠孝仁义礼智信,学合理成分,死去几千年的人了,你再照搬去做就不对了。应当兼收并蓄,学点国外的、哲学的,学点方法论等等。扯远了拽回来再说大家谈写作,戏剧大家曹禺先生23岁写出巨作《雷雨》话剧而震动文坛,光话剧演员就熬去几代人,而常演不衰,被伟大作家王蒙先生成为“永远的《雷雨》”。曹禺说:“我觉得,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是作家的问题和他的答复。当然,无疑问的,还包括作家刻画人物的本领,文字的美,丰富的语言艺术,以及丰富的知识。”
这六个大家都及其坦诚地谈了写文章的事,使我们受益无穷,写文章的人以及教儿童以及中学学生不妨从中吸取一点营养吧。
2016年3月3日于玫卧书斋
修改于安城《改革开放实录》写作办公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