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读鲁迅的书  ----两个小故事

(2016-01-29 16:44:23)
分类: 鲁学研究《鲁迅先生及作品新探

爱读鲁迅的书

                ----两个小故事

尹燕忠

鲁迅的书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一生写了杂文800余篇,散文60余篇,中短篇小说36篇。译著甚丰,堪称中国文化瑰宝,永远说不完,永远研究不完,《鲁迅杂感选集》是代表中国文化的著作之一种。毛泽东朱旭一生酷爱读鲁迅著作,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都把鲁迅著作列为必读书,并多次在其著作与讲话中引用,阿Q这个人物是他引用最多的小说人物。战争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始终把第一版《鲁迅全集》带在身边阅读,直到晚年,他还让秘书把大字本的《鲁迅全集》放在床头阅读,或用放大镜帮助阅读,他称鲁迅是思想家、文学家,骨头是最硬的,说:“我和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他还把鲁迅的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写成书法作品赠给访华的日本朋友们。可见毛主席对鲁迅作品之酷爱。解放后,无论拥护鲁迅者或反对鲁迅者都极力推崇鲁迅作品,包括郭沫若、周扬、成仿吾等大家。一些著名的大作家如杜鹏程、梁斌、柳青、王蒙、孙犁、刘心武、张炜、李存葆、莫言等作家无不酷爱鲁迅作品,深研鲁迅作品,好多外国的作家与读者无不热爱鲁迅作品。我从10岁左右就读鲁迅作品,那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作品选》陪伴我多年,那本书的封皮印着鲁迅先生站着抚摸一个孩子的头顶的画像吧,精美极了,后来不知谁拿去了,足可惜矣。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又从本庄朱士常大爷那里弄来一本《且介亭杂文》,我反复阅读,喜爱极了,鲁迅的书真深刻,真美。后来又从本庄学兰姑那里借到一本《鲁迅全集》,上面有散文“野草”,散文诗,还从学珍姑那里借到一本《鲁迅全集》,是第几卷忘了,里面有鲁迅先生授课讲义《中国小说史略》,反复阅读,并不很明白。上高小时又从明煊兄处寻到本陶元庆给鲁迅画像的《鲁迅小说集》一册,在课外,在假日,在护坡间隙,在劳作之余读,受益匪浅,作文水平提高,诗文曾在中国少年报上刊用,后当上班里学习委员,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阅读或登板报。可惜,我上黑龙江依兰走姨家打工时把这本书留在了那里,让兄弟、妹妹们读去吧,不知这本书还有没有(那是一九七八年吧)。后来上乡镇工作后,继续读书写作,见到鲁迅的作品就买,什么单行本了,什么杂文全集了,什么散文全集了,买了还再读,版本不同,读得滋味也不一样,读了很觉解渴过瘾。鲁迅的作品深刻犀利,生活经验、政治经验、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应有尽有,描写人物白描速写,几句就惟妙惟肖的把人物写活了,留在脑海,挥之不去。很可惜,我还没有一套《鲁迅全集》,幸好一九八二年我从报社得到一笔36元稿酬,到平阴县新华书店发行部,李姐及俞宗彬弟在那里,我花了22元钱买了一套简装本《鲁迅全集》,很精美,淡白色封面,楷隶书“鲁迅全集”几个字,16卷本,我如获至宝,拿回家放在简易书架上,后来石横一位本院大爷爷也酷爱鲁迅,他那年70多岁吧,老私塾底子,爱面子,精神受过刺激,他在我家喝了点酒,我出去时,他把鲁迅全集夹在大袄里拿走了,他辈大,又脆弱爱面子,拿走就拿走吧,因为他也热爱鲁迅,爱写爱画,魔魔道道,老伴离婚外遇,儿子不认家,我很同情他,还经常请他吃饭。他细高个子,面皮奠白,瘦弱,前门齿缺,走路踮跛,兄弟在济南中学当校长,他家是开明地主,后来他冻饿死在茅草屋里,尸首没火化,落了个全尸。大爷爷你安息吧。

缺一本,我就尽量买些选本补上读。总之,读得比较全了。读鲁迅的书受益无穷,他使我受益无穷,使我吸取无穷的精神力量。除读鲁迅原著外,我还阅读其子周海婴著《我与鲁迅七十年》,鲁迅孙子周令飞著《鲁迅是谁?》周遐寿著《鲁迅小说及环境与人物》,许广平、萧红写的回忆文章,日本增田涉、内山完造写的文章,陈丹燕先生是画家,他的演讲集《笑谈大先生》说得最好,萧红写的最真挚,还有一些研究鲁迅者专家的著作,我无一例外要读,如严家炎、刘再复等先生的文章,我均认真研读,还有研究鲁迅作品的书我都读。为的是读懂读好鲁迅作品,使逝去的伟大鲁迅先生在我心中恢复一个完整的伟大而平凡,峻厉而温和,不苟言笑而又小孩子气的整体形象,他俊秀、高洁、不俗,演讲的姿态,那眼神,那举手投足的样子,印在我心里。鲁迅不朽,他永远鲜活在我的心里。

 

                    2016年元月28日下午

                      于安城镇史志办撰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