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才能+机会

(2016-01-04 10:07:06)
分类: 杂文随笔




成功
=才能+机会

                                        




尹燕忠




一个人物的成功,离不开才能和机会,伟大的军事家只能出在战争年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时机恰恰成了产生伟大政治家的土壤。考察所有的文学家,有以下共同点:其一,广泛的阅历,对社会和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其二,自己阅读了大量别人的作品,而不是听别人讲课;其三,亲自动笔写,写了要发表给别人看,从读者反应中再提高自己;其四,有自己的才华,再有好的伯乐,好的编辑。




拿华罗庚来说,可谓名家矣。然而,最初只是个杂货铺的学徒,写了《苏金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寄到当时上海的《科学》杂志。这是一篇十九岁的无名青年公然批评大学教授的文章,而《科学》杂志的编辑认为言之有理,决定发表。名家华罗庚,就是从这篇论文的发表开始成名的。今天,如果我们的报刊多几个象《科学》杂志的编辑,那么在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华罗庚。




当一颗新星出现在天空时,众目睽睽,仰首注视。其实,新星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经过一段漫长的运行,来到地平线。当它从地平线上冒出之后,才以夺目的光彩,引人注目。




同样,尽管有的人在一夕之间或者几个月内一下子成为名人,成为公认的杰出人才,然而,他们都不可能在一朝一夕成为人才,总是要经过漫长的成名前的准备阶段。正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没有宽广的塔身,绝没有高耸入云的塔尖!




就拿青年作家刘心武同志来说,他是在一九七七年十一期《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小说《班主任》之后,开始成名。接着,又发表了《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颗新星。然而,分析刘心武的创作之路,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夜之间成为作家的。他在中学时代,便给报刊投稿。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六年上半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七十篇作品。他自一九六一年从师范专科毕业后,分配在一个中学里,当过十几年班主任。他是经过了如此漫长的准备期,才写出了《班主任》。后来发表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棲凤楼》等。




在辽宁新金泡子屯附近的泥炭层里,我国科学工作者曾找到一些古代的莲子。经测定,这些古莲子大约已有
915±80年的历史。后来,科学工作者们用锉刀把古莲子的尖头小心地锉开,再用清水不时喷淋,结果这些沉睡了千年的古莲子居然发芽,以至开出鲜艳的荷花。




古莲发芽的事例,生动地说明了植物学上的一条规律:任何种子要发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缺少其中的一个条件,种子就不能发芽。




这使我想到了人才学。尽管唐朝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未必如此。在人才学上,也有这么一条规律:成功
=才能+机会。




没有合适的机会,诚如种子没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一样,“天生我材”是没有萌芽的机会的。




近读作家刘绍棠同志的自传,深有感触:刘绍棠曾被人们誉为“神童作家”,他在十一岁时便开始发表小说,十二岁时写出名作《青枝绿叶》,十七岁时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十八岁时出版第二本小说集,十九岁时出版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二十岁时出版第二本中篇小说《夏天》。在二十一岁时,正当他即将出版长篇小说《金色的运河》时,被错划成右派。那五十万字的手稿被从印刷厂退回,刘绍棠悲愤之极,把文稿装在一只小木箱里,埋葬在庭院的老枣树下
……于是,这颗种子失去了萌芽的条件,象莲子落进泥炭层里一样,在地下沉睡。整整过了二十二年,在一九七九年春节前夕,共青团中央彻底改正了刘绍棠的错划右派问题,他又恢复了艺术青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发表了几十万字的作品。




刘绍棠是一个年轻的、富有才华的作家。文学创作上,却有二十二年是在没有“空气、水和适宜温度”的环境中度过。我深为他惋惜,如果他不遭到厄运,该写出多少好作品哪!




松柏长青绝非温室长大,而是在暴风雨的洗涤冲击下傲然挺立,作家只能产生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而非什么中文系大学所产生,当然也有个例,取得什么协会会员也非主要条件,写《大染坊》的作家陈杰并没有加入任何协会,人才学有个规律,凡是取得成功的,往往是社会上那些受苦受难的苦孩子们。伟人毛泽东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如今欣逢盛世,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自己多姿多彩的梦想,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20151231日下午4

                           




安城史志办


收入《诗意秋圃》和《文学艺术》及《新浪好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